陈雪花拍着胸脯说:“交给我吧,姜典食想要多大火就多大火!”
这时候姜翘看出陈雪花只会烧火的好来了,笑吟吟地说:“那接下来就辛苦你了!”
这大铁锅天天做饭,又不缺油水,保养的极好,姜翘立刻就和了面,打算待会儿炖个羊排,再烙点油饼,保证孩子们吃得香喷喷。
牧场的羊都是现屠宰的,要多新鲜有多新鲜,姜翘选了两扇羊排,剁成拇指长的小段,用最简易的烹饪方式炖上,根本要不了多久,就会软烂鲜香。
这手艺就算藏着掖着,也会通过食物的味道展示出去,牧场做大锅饭的庖厨一闻到这味道,魂都飞到了姜翘这边。
眼看着色泽红亮的羊排被盛到烧热的砂煲里,又被姜翘盖上砂煲的盖子,牧场的庖厨里终于有个中年厨娘站不住了,放下手里那一把葱,殷勤地给姜翘端来茶水:“不知这位小娘子如何称呼?”
姜翘等着宋如羡刷锅,顺便在一旁揉面,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空喝茶,道:“我姓姜,娘子有何事?”
“我是咱们亓蒙山牧场的刘厨娘,觉得姜娘子的手艺非凡,便想与您交流一番。”刘厨娘把茶放到灶台边,满脸堆笑道。
姜翘伸手不打笑脸人,但的确没多少空闲,于是说:“若是刘娘子有时间,便在这儿看。已经午正了,不知刘娘子空闲否?”
刘厨娘自己还有活干,听完姜翘这一番不着痕迹的拒绝,只好回到自己的位置去了。
姜翘听到刘厨娘和其他庖厨在小声说些什么,却并不细听,只是继续干自己的活。
掌勺庖厨只有她和杨典食两个人,想要短短时间张罗出一大桌子菜可不容易。
杨典食炒了几道快手菜,又煮了个省心的蛋花汤,和姜翘这量大管饱的不是一个路子,但是凑一起倒也不错。
等所有菜品都出锅,大家一同将菜端到指定地点。
孩子们喜欢沐浴在春风里,于是干脆决定在室外用餐。
大家都穿得不厚重,在外用餐也不大容易邋遢,所以谢灵誉也没多说什么。
太阳挂在正当间,姜翘把小孩儿们的胃安顿好了,回庖屋随便吃了几口,就迎着阳光,沿着牧场闲逛。
周围的确有人会看她,但她又不干什么心虚的事儿,也不怕外人看。
因为心虚的事儿得留着晚上干呢。
现在她要趁着天气好,赶紧回忆一下牧场的结构,以及姜翠城和谢宝珍埋葬的方位。
两年多过去了,牧场有变化,姜翘的记忆也有些模糊,只记得墓地大致位于牧场以东一片稀疏的小树林里。
转了一圈下来,姜翘心中大致有数了,回到住处这边时,孩子们正商量着要爬山。
亓蒙山悬崖下还有连成片的小山包,这些小山包包围着牧场,这群精力旺盛的小孩要爬的其实是这些不过三十来丈的小山。
姜翘想着今晚自己还有事儿干,于是并没有陪同,而是钻进庖屋里研究暮食。
毕竟来了牧场,不吃一顿烧烤,那可太不像话了!
姜翘估算了一下所需食材后,牧场的人帮忙屠宰牛羊,庖厨们把肉切成适合入口的块,之后再串成串儿,另外还有收拾干净的牛羊下水,可以做铁板烧。
光吃肉也腻,所以处理完肉之后,姜翘还准备了许多蔬菜,最后把所有食材一起装在大盆里,抬到外面去。
应久瞻得知今晚要做烧烤后,已经让人准备烤炉去了,点上上好的炭火,连烟味儿都是香的。
孩子们爬山归来,累得一个个身子软得像面条,一瞧见这伙食,就来了精神头。
梁劲松看着姜翘翻烤串,跃跃欲试:“不知我们可否能自己动手烤一些肉串?”
姜翘早有预料,给孩子们一人发一副临时改小的手套防烫,然后说:“想学的话可以站到我旁边来。”
澹台勉闻都不带犹豫的,立刻戴上手套,凭借自己恰好站得近,直接凑到了姜翘身旁。
炭火噌噌往外散发着热量,但孩子们一点也不怕,一个个都挽了袖子做好准备。
姜翘示范道:“烤肉串呢,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随意翻动。每个人可以拿一把肉串,放在架子上,等着我说可以动的时候再动。”
烤串需要把炭烧透,以免滴油的时候起火,姜翘检查过所有炭都烧好了,才放心地让孩子们跟着她一起操作。
想要烤串好吃,就不能勤翻动,直到底面已经变色定型,姜翘才提醒大家学着她的动作,一把抓住全部肉串,整体翻了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