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晓得了!”刘车夫道。
赵甘婷举步要走,却又回头:“若是今日言二郎过来,你们莫要闹姜娘子,平日上房揭瓦我不管,姜娘子辛苦教你烹饪手艺,总不该让她担心你们。”
邱岁卿露出一个无害的笑容,赶紧摆摆手,然后用力关好后门。
哎呀!哪里就上房揭瓦了!邱岁卿腹诽着,去往前院的田中。
她喜欢研究植物,因而在家中有一个属于她的园子。
这块田不大,通常只够种植几样蔬菜,另有一颗樱桃树。
京城太冷了,种不活冬小麦,因而现在这园子里只搭了几个架子,晒一晒干玉米、腊肠之类,摆满之后颇为壮观。
邱岁卿巡视了自己的“领地”后,正巧有家仆来报:“卿娘,言小郎君来了。”
言仲溪紧随其后走过来,高高举起手上的盒子,笑着说:“看,我给你带了礼物!”
邱岁卿掂了掂手中的干玉米粒,道:“让我猜猜,难不成你寻到了什么新种子?冬天可以种的吗?”
“哎呀,不是,你看看就知道了!”言仲溪把礼盒交给她。
邱岁卿一脸狐疑,打开一瞧,里面竟是一条压襟,与太子给言仲溪的胸针类似,用剔透的琉璃拼成了蝴蝶,下面坠着的流苏是渐变的蓝紫色调,分外相配。
“怎么样?好看吧?我专门找人仿做的!你用这压襟,旁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言仲溪熟门熟路地绕过“玉米瀑布”,坐在一架藤椅上。
邱岁卿扯扯衣袖,道:“若是哪日一同出门,我换上颜色相衬的袄子,再戴上它罢!今日我穿枣红色,难免不搭。”
“嗯!”言仲溪用力点头。
两个小朋友刚要聊一聊他们的宝贝种子,姜翘就被邱家的家仆接过来了。
赵甘婷不在,姜翘并不意外,在来的路上,车夫就告诉她夫人不在家了,但是言仲溪……是怎么回事?
互相施礼后,邱岁卿招呼道:“辛苦姜典食,外面冷,先进屋。”
在外面说了半天话,邱岁卿和言仲溪都冻得小脸红扑扑的,倒是姜翘在马车里,没吹着风,才进室内就缓过劲儿来了。
经由言仲溪解释,姜翘才知道他们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并且一起种了很多植物,只是在东宫时人多,大家都一块玩儿,他们的交好并不怎么显眼。
“那今日言小郎君可否要一同学习烹饪菜肴?”姜翘问道。
“既然无事,自然是要学的,只是又要姜娘子费心,辛苦了。”言仲溪拱手道。
两个小孩都暖和起来之后,他们一同去庖屋。
既是要扫墓上供,总少不了鱼。
姜翘先请邱家的仆从帮忙买三条鱼,还嘱咐道:“只要活鱼,不用鱼贩杀,带回来我自己收拾。”
“姜娘子要教我们杀鱼吗?”言仲溪下意识倒退了两步。
他之前与父亲去钓鱼,他钓到好大一条,却拉不动鱼竿,最后反而被鱼拽进了湖里,从此看见活鱼就害怕。
姜翘不知内情,但这样的事情对小孩子来说还是太血腥了,于是说:“我自己来就行,现在我们要泡发一些木耳,稍后做一道凉拌!”
黄厨娘打开装着干货的柜子,里面品类繁多,但并无标签,于是需要翻找。
言仲溪蹲下来帮忙,却不小心撞到柜门,“咚”一下子摔倒了。
而下一刻,他的手勾到的袋子就倾倒下来,哗啦啦地掉了他一脑袋的木耳。
也不知姜翘怎么就脑子一抽,故作惊奇道:“言小郎君何故以头抢木耳?”
哎呀,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战国策》!
愣了一瞬,言仲溪和邱岁卿就不约而同笑起来,显然是知道“以头抢地耳”这一句。
笑闹够了,大家一起收拾了地上的木耳,又洗干净一把,用温水泡发。
凉拌木耳很容易,姜翘教两个孩子切了葱丝和胡萝卜丝,又炒了红油剁椒酱,一切都很顺利。
这道菜完成后,邱家仆从也买回来了活蹦乱跳的三条鱼。
姜翘让孩子们出去,独自收拾了鱼,才把他们叫回来,教他们做清蒸鲤鱼。
这鲤子不算大,才有姜翘小臂长,经过简单调味,就可以放在笼屉里上锅蒸。
“日后再做也要记得像今日一般,用葱姜水去腥。蒸菜切不可用黄酒,若非熟手,很容易把黄酒的味道留在菜里,那便不香了。”等待蒸鱼的时间里,姜翘强调道。
邱岁卿点点头:“我都记住了!姜娘子,上次腌的酸菜需要看一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