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哭为笑,“别哭了,别哭了!妈妈是因为太高兴了!爸爸妈妈真为你俩骄傲!”
虽说孩子的成绩不能代表一切。
但是至少说明了,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着,也在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只要照着这个步伐走下去,未来的他们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今天为了庆祝小辉和瑶瑶取得好成绩,咱们省城最好的大酒楼吃饭!”
“什么?最好的酒楼?妈妈,据说那里很贵的!”
小辉比瑶瑶大了好几岁,对钱有了概念。
一听最好的酒楼,首先想到的就是贵!
“贵咋了?咱们今天就要去吃一顿贵的!”
“我们的孩子这么出息,爸爸妈妈高兴,愿意花这个钱!”
李秋玲并不是铺张浪费的人。
今天除了为俩孩子庆祝,还有一个小心思。
去学习的!
既然沈旭东想开大酒楼,那就要看看人家好的酒楼是怎么运营的。
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嘞!
沈旭东想不了那么多,只觉得高兴,满口答应,“好,就去最好的大酒楼!明年一开年,爸爸也给咱们家开一家大酒楼!”
第39章 一起赚大钱
◎回家过年了◎
挨近过年了。
李秋玲狠下心, 带着全家人吃遍了省城大大小小的酒楼。
孩子们吃得自然很开心。
沈旭东一脸愁容。
照这样吃下去,他觉得距离自己开酒楼的梦想就越来越远了。
李秋玲笑他没远见。
当她把具体原因告诉沈旭东之后,他这才露出了笑容。
原来媳妇这么做,是为了学习人家的菜品和管理经验。
吃过了许多家酒楼后, 李秋玲又刻意到书店找了许多关于酒楼管理运营的书籍。
马上要过年了, 她索性把书籍大包,带回老家看。
爷爷奶奶, 外公姥姥都想念孩子们。
他们年二十二就关门回家了。
这次回家, 可是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伙对他们更是各种夸赞和羡慕。
说他们是越来越像城里人了。
回来之前, 李秋玲也买了些小东西。
一到村里就让俩孩子去给各家各户分, 在场的就当场给了,不在场的, 还特意给送上家门口。
以后她和沈旭东都不在老家,公公婆婆要是遇见点啥事, 街坊邻居总会帮一把。
人嘛,总是拿人的手短, 吃人的嘴软。
见李秋玲和沈旭东这么客气,懂事,自然少不了各种夸。
婆婆赵菜花, 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各种好菜,和他们这里各种小吃。
虽然儿子媳妇是开餐馆的,但是她作为父母,总想让孩子们吃口热乎的,吃口稀罕的。
沈旭东和李秋玲提着大包小包进了门。
俩孩子一进大门,就大声喊, “爷爷, 奶奶!”
“哎哟, 我的小辉和瑶瑶回来啦!”
赵菜花一听见来孙子喊,立刻从厨屋里跑了出来。
一边在围裙上擦手,一边伸手去抱俩孩子。
“爹,娘,俺们回来陪您二老过年了!”
“爹,娘,您二老身体可都还好?”
李秋玲见到公公婆婆,突然心酸。
自从去了省城,沈旭东有时候一个月还赶回来看看二老。
但是她为了管孩子,还有看店,很少回来。
一想到两个老人家,在家里冷冷清清的,心里不忍。
“好,好,俺们都好,都好!”
赵菜花激动得眼泪直往外流,抱着俩孩子不舍得松手。
沈旭东的爹不爱说话,只笑着看着他们,招呼他们坐。
刚坐下没一会,沈春梅就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阿玲,可算回来了,真是想你们。”
“大姐,你回来得可真是时候,我们才刚进门。”
李秋玲笑着迎了上去,握住了沈春梅的手。
这家里家外的,多亏了大姑姐,心里对她感激不尽。
“我掐着点看来着,算着你们快要到了,我赶紧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爹,娘,高兴不?儿子儿媳和俩娃都回来陪您过年了!”
沈春梅笑着看向她爹她娘。
二老都不知道在她面前念叨多少回来,就算着时间,啥时候回来,啥时候回来。
“高兴,高兴!别提有多高兴了!快,收拾桌子,吃饭了,开饭!”
赵菜花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家子欢欢喜喜地围在一起吃饭,聊了许多许多。
吃了饭,赵菜花把俩孩子带出去玩。
李秋玲把沈旭东和大姑姐叫到一起,商量明年的计划。
她说,“大姐,东子准备在省城开个酒楼。”
“酒楼?那可要不少钱吧?跟咱们县城可不能比,那里啥都贵!”
李秋玲笑了笑,“确实,那里房租食材都比咱们县城贵!不过我们考察过了,如果酒楼做得好,那赚的钱也比现在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