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培养,其实就是授课。
老太傅年纪大了,早已讲不动,便推了另一位先生单独给何春草上课,补充文化知识以及一些作为帝王该知道的典故。
不过,徐秀越怕何春草实在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若是暴露了她将何春草作为继承人进行重点培养,那就是预备太子,可能不利于何春草的将来,到时候闹个兄妹阋墙就不好了。
于是便没有让旁人知晓,只是让何春草与孩子们一起上学,然后夹带私货。
风寒过后,徐秀越瞧着满桌立太子的请求,想了想,便一股脑将读书的一群孩子都塞进要职历练去了,其中便包括何春草。
徐秀越给了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给天下一个机会,给何春草一个机会,但若是不行,她也不会强求。
这一下,让百官们不解了。
要说让公主历练,他们明白是皇帝有让公主参与朝政的心,甚至公主也有继位的可能,但是怎么孙子孙女都进来了?
难不成女帝有也有在孙辈中挑选的意思?
徐秀越没有表明态度,只是将儿子闺女等一群人叫到一起勉励他们好好干活。
大部分官员是不想有第二位女帝的。
女帝的存在,让他们纳个妾都得战战兢兢、悄悄的生怕惹了皇帝的眼,痛快了几千年的传统,忽然的压抑自然让他们不适。
何春草的历练并不顺利,但她就像当初起名时说的一样,她要做春天的小草,坚韧不拔,遇到困难克服便罢了。
她并不傻,早就察觉到徐秀越对她的培养之心,但她也知道,自己没有四哥聪慧,也不如四哥在朝中摸爬滚打的多,更不如四哥支持的人多。
但她就是有一股韧劲,不管在哪个部门,她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更要将每个部门的情况摸透。
幸而支持何春草的人,并不是没有,像是朝中女官,以及已经迁至京城的徐宁安的原家族顾家,都是早就站队何春草的。
有人给何春草出主意,联姻。
她还未曾婚嫁,自然可以找个大家族的男子进行联姻,以增强自己的势力,但何春草拒绝了。
或许因着年纪尚小,她总有一种天真的执着,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证明她可以管理好元朝,以换取朝中众人的支持。
一年又一年,随着何春草在各个部门都呆了个遍,她也已经成为了官场老手,只是即使她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也依旧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
百官们几乎已经看明白了,这里面竞争力最大的,就是公主跟四皇子,但让他们选,肯定选四皇子。
但有的人却擅长揣摩人心,他们认为女帝必然是倾向于公主的,因此也有人在何春草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之后,站队何春草。
但到底何春草的支持比何安卓还是少了些。
次年,何春草上书请求赐婚驸马,选的人是户部尚书、也就是当初的赵举人的儿子。
徐秀越看到请旨的时候,很难说是个什么心情,有些欣慰于何春草终于学会了利益为重,抛弃了一部分天真,却也有些伤感,终究为了帝位,何春草也无法真正自由恋爱。
但徐秀越还是准了。
有了户部尚书的支持,倒向何春草的人便更多了。
徐秀越知道,此时已经不能任由他们发展下去。
今时不同往日,之前是何春草并未展现出能继承皇位的能力,所以她也需要观望,但如今,何春草已经证明了自己,而她内心的选择已明。
只要她一日态度不明,便可能因为争夺帝位留下更大的隐患。
徐秀越没有立刻立太子,而是在态度上明显偏向何春草,譬如喊何春草替她这个老花眼读折子,或者喊何春草一人听她与官员小朝堂议事。
渐渐的,众人也都猜测,女帝属意公主。
但一日未立太子,还有些人不甘心站错队。
徐秀越等的也就是他们的不甘心,她不能将隐患留给新帝,她得逼得这些人出手,而后收拾掉。
而且,她也想看看何安卓的态度。
朝廷中站队何安卓的官员开始向站队何春草的官员发难,徐秀越秉持公正但偏向何春草的态度处理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众人便更为明白女帝的态度了。
何春草的势力受到打压,不过几日,何安卓忽然称病,言称希望带着王妃去院子里养病一月,朝堂大惊。
徐秀越叹了口气,心中对何安卓有些愧疚,又觉有些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