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控制不住,就不控制了。
只要武装力量在自己手中,就足够了。
想开了之后,徐秀越彻底放开,连模糊想起的产电方式都告诉了研究所,随便他们发明吧。
元朝蒸蒸日上,有些东西通过商贸传到了周边国家,因此徐秀越还在古代接待了几位外国来使。
徐秀越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没有发展到工业革命,但是类似文艺复兴的时代已经到来。
徐秀越觉得自家也不能只发展工业,于是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艺术手法譬如
绘画一类,还有她不知道如何烧制的玻璃。
那边对元朝的瓷器以及一些小工业物件也很感兴趣,于是双方制定了友好的商贸政策。
关键的技术,徐秀越是不会允许外流的,但保持与周边的沟通,也很重要。
自从当了皇帝,她最怕跟世界断层,以至于将来因为技术不足而挨打,元朝不需要最强,至少不能挨打。
一年又一年,元朝像是一个新生的生命体一样,自由而健康的生长,或许将来会长成徐秀越都难以想象的样子,但到今年,徐秀越这具身体已经五十周岁了。
再是保养得宜,对古代人来说,五十岁也已经步入了老年,更何况这具身体早年疾病缠身,即使徐秀越好生休养,到底也是落了病根。
朝中请求立太子的折子也开始试探性的上表,徐秀越也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比之以前有些不足。
又一年过,徐秀越迟迟没有立继承人,朝中猜测众多,直到一场风寒让徐秀越罢朝三日,请立的折子便一张张如雪花般递到了徐秀越案前。
徐秀越并不是不想立,而是不知道该立谁。
如今她的四儿一女都在朝中任职,甚至连她的孙子孙女,都开始在朝中历练,就连何安正,在徐秀越重新找个由头封了他郡王之后,也安稳起来。
大郎何安平因着性子平和,在朝中人缘不错,隐隐有贤名传出,但徐秀越并不很看好他。
何安平性格敦厚,但太过良善了,徐秀越坐在帝位这些年,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主弱臣便强,何安平若当了皇帝,很可能心慈手软,以至于压服不住人。
二郎何安乐其实很有些成算,只是他为人沉默寡言,也不喜交际,正好跟何安平相反,在朝中没有几个熟人。
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不拉帮结派总是招帝王喜欢的。
只是他做事有些钻牛角尖,不够圆滑,若为帝,很可能平衡不了各家的关系。
三郎何安正强在武功,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即使如今安慰了,于管理上还是个愣头青一样,且因为之前与田氏和离,他已经失了一部分民心。
尤其在朝中女官渐多之后,他绝对得不到女官的支持。
四郎何安卓反而是兄弟几个中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他自小读书,懂得兵法,后来跟着朝中大臣历练,也懂得国家各个部门的运作方式。
且何安卓虽说瞧着是个和缓性子,实际徐秀越却知道,他根子里很是看重利益。
或许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一点有利有弊,但作为帝王,却是利大于弊。
看重利益多于私情,才能让他在大多数时候做出最利于国家的判断。
何春草算是异军突起的一个继承人选,主要在女官中呼声较高。
有了第一任女帝,才有了朝中的几位女官,她们自然希望继承人仍是女帝,这样才能让她们放心,若是男子上位,她们必然会担心受到打压。
且何春草因着年龄小,当初打天下时出力较少,但剿灭后周却有她的一大功劳。
然而何春草虽在军事上有些天赋,且喜爱练武,但于政事上起步晚,比起已经成熟的何安卓来说,太过稚嫩了。
但徐秀越明白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她铺垫了这些年,才让元朝的女子有了自由读书、经商、学习的可能,但民间和官宦人家中,依旧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何安卓从未表露过轻视女子的态度,但徐秀越不知其内心,她只做十年皇帝,但何安卓却可以做几十年,只要他有心,慢慢的,就可以加以限制,让一切恢复从前。
私心里,徐秀越略偏向何春草继位,但她也知道何春草如今并足以管束一个国家,而徐秀越也知道,像是改善女子的生存环境,于她而言,算是一种理想,但让国家安稳百姓安居,却是她的责任。
她不能为了私心,置百姓于危险中。
所以在去年有官员上书请立太子之前,徐秀越便开始了对何春草的私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