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农学院这边,则挑了一大块地,赶在今年种植时,开始实验十种方案的优劣。
另一面,农学院的杂交实验也要开始了。
河田县那边,虽说短时间内经历了三次政权更迭,但是都算是内部变革,百姓惶恐之际,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
要说伤害,也就是县丞掌权的短短几日内,各大家族的子弟,增大了为非作歹的力度,好在很快就被徐秀越他们打进去了。
新政权上任后,还是孙县令当县令,经过与县丞掌权的对比,百姓们对孙县令充满了好感。
于是,十份促农方案,也在河田县安排了下去。
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待秋种过后,河田县也依照留仙县的旧历,开始征兵,只不过河田县的兵员,要进入留仙县训练。
当然,混编之后,军队也会去河田县附近挑合适的位置训练,以适应不同地形的战斗。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就连府城,不知道是不是因着秋种耽搁了,战败之后,除了下令周边县城不与留仙县通商,便再没了动静。
而留仙县在建立好大框架之后,便将之前堵住的所有道路通开,甚至修葺了一番不平整的道路。
再之后,留仙县的“商队”便开始出发了。
这些人多是之前建立研究院的时候,主动向许县令申请建立商学院的人。
许县令也知经商的重要,便给他们开辟了一块地方,说是商学院,实际就是一些自愿加入的小商人,聊天吃茶交流经验的地方。
因着之前留仙县闭关锁县,他们便闲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打仗,更是无事可做,这里便成了他们最经常来的地方。
许县令对此无可无不可,总归就是费点茶水。
徐秀越对此却非常重视,早早的便从林修为那里借来了人,混在商学院中,潜移默化的宣传留仙县的好处。
待秋种过后,许县令便召集了这些商人,告诉了他们通商的打算,只不过去哪里,全由他们自己定夺,只一条,每到一处,便要将留仙县广纳人才的消息传出去。
他们要的人才,不拘于读书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可前来,待考察之后确有才能的,可领取官方人才补贴。
商人们都是留仙县人,自然知道自家发展的好处,除此之外,许县令还给他们许诺了商税减一成的好处,众人自然是心满意足。
只不过徐秀越还又觉不够,找了纳入研究院的说书人,让他写了一段关于留仙县纳人才的趣事,主打的就是主角的才能一定要废柴无用。
这可苦了说书人,幸而他确实有几分才能,不过三日,就写出了一段穷苦杂耍走丝人来留仙县试探,因一手绝学空中舞得到许县令赏识,每月白领三百文人才赏的事迹。
文中用简短的话语描述了走丝人来留仙县前后生活的对比,将留仙县衬托的仿佛人间桃源。
而走丝人所要付出的,只不过是在节假日在街头表演所学,供百姓欢乐罢了。
这样的故事,徐秀越要求商人们耳熟能详,并且能讲述的有趣清楚。
这样宣传出去,主要是为了让那些明明身有才能,却因为社会地位较低,不敢前来的人有试一试的勇气。
说白了,就算是糊泥墙糊的好的,只要来留仙县,就算通不过人才测试,一个富足和平的县城,也可以吸引他定居。
而他的到来,至少可以使附近村民的土屋建的更保暖更美观。
而且,人才考试一年两次,这次没过,只要定居在留仙县,下次还有机会嘛。
人才不怕多,就怕人家不来。
徐秀越知道自家是个小地方,恐怕吸引不来什么大人物,但是就这样的三百六十行人才,她都有用的地方。
许县令也觉得这法子好,甚至还迅速在两个县里征集走丝人,挑了个最好的,每月白给三百文养着,就为了这故事的真实性。
走丝人忽然白得了银钱,自然感激,回去将话一传,两个县里的百姓都知道了人才选拔这回事,纷纷探讨起自己有什么本事。
许县令看气氛热烈,便决定,在一个月后,先举办一场县内的选拔。
当然,还有研究员的例行考试。
不过,许县令抠门属性作祟,总觉得白给走丝人这么多大钱有些心痛,毕竟他的技能在建设县城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徐秀越不能跟他讲什么精神食粮、提高百姓幸福度的说法,便道:“不如让他教一下兵士如何掌握平衡性,尤其是斥候,说不定日后飞檐走壁的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