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上没写的,一般就是缺角。就比如哥大这位,条件乍一看很好,资料卡上看似是不小心遗漏了户籍。有阿姨上前问了一句,果然对方回答说不是北京户口,而是河南人。
他是中间工作了几年才读的研究生吗?
哥大毕业的海归,总归是香的。终于排到了我们,我看了看地上的资料卡问道。
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穿戴整齐,看起来文质彬彬。
额没有,没有工作过。典型的老北京腔儿,他顿了一下道。这是我亲戚家的孩子,本科也是在国外读的。
Gap了这么多年,还不是因为工作。我和我妈对视一眼,准备转身离开。
您家是给谁找啊?男人问了一句。
就给她。我妈指了指我。
多大岁数啊?小姑娘看着挺小的。男人上下打量着我。
大学生被人说看着年纪小,那大多是打扮得太土,像高中生。
上了年纪之后被说看着年轻,那倒是一件高兴的事儿。
我现在的年纪上不上下不下,收到这样的评价,倒是分不清是褒是贬了。
对方又问了几个问题,我妈一个个答了。男人看上去很满意,从兜里掏出手机。
我儿子也没女朋友呢,您要不要考虑考虑?我这是替我亲戚在这儿出摊儿,也帮我儿子看着,有没有合眼缘的。
他从相册里扒拉出来照片,照例是介绍男孩儿的情况。
我和他妈都是部委的,给你看我儿子,185,长得高,还帅。
我一听部委,立刻来了精神。父母是高知,书香门第,确实不错。
不过我儿子是本科生。
照片上的男生皮肤偏白,看不出高,但挺瘦。至于帅不帅的,各花入各眼,只能说是above average。
我妈插嘴问道。哦,什么学校啊?
学校不太好,大专,现在在王府井那边上班,跟你离得也不远。
家里有房吗?
比起学校学历,我更关心这个。
我问得直白,惹得我妈狠狠瞪我一眼。男孩的爸爸倒不介意,呵呵笑着说有房,就在王府井,家里别处也还有房。
都出来菜市场挑菜了,这个时候不问清楚最关心的问题,到底是有点端着了。
学历不行,工作也不会有多好。车嘛,反正我家有。所以,最重要的也就是房子了。
再看看再看看。我妈拉着我要走,像极了在商场里看到我试衣服不合适要换一家的样子。
男孩的爸爸迅速的从手机里又翻出来自己老婆的照片。
给你看,这是孩子的妈妈,好看,一等一的美女。觉得还行的话就加个微信聊聊,我们家孩子也不着急,就是想找个有眼缘儿的。我看你性格挺好,说不定跟我家孩子聊得来。
微信最终还是加了,毕竟一听王府井有房,很难不心动。
人进了社会之后到底还是变得世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现在和未来几年的工资在那儿摆着,房价也不可能在未来几年断崖式下跌,那能怎么办呢。
况且我认为承认自己对金钱的向往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要是真无欲无求,不贪财不好色,我他妈天天早起工作是为了什么呢,因为我热爱工作吗?
不能光看钱啊,你倒好,听人家十来套房子眼冒绿光。出了留春园,我爸刚停好车过来。三个人在湖边的柳树下溜达,我妈一脸恨铁不成钢道。
留春园,留春园。名字倒是起得好听。但这满园春色若是真能留得住,哪至于都聚在这儿摆地摊儿。
逛了一圈,最终加了三个微信。两个是我加的,都是家里有钱房子成堆的。另外一个是我妈加的,加的是对方男孩的妈妈。我妈看上的这个,男孩是个大银行里搞it的,90年的,家里情况跟我家差不多。男孩母亲说是着急结婚生孩子,甚至明着直接说年龄小的女孩好生养。
门当户对,要门当户对。我妈皱着一张脸再次开始唠叨。条件差不多就行,人不行,家里房子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啊?
第17章
◎你还有机会,可我没有了◎
周一等待着我的也不仅是忙碌的工作, 还有和我约好见面的袁娅蕾。
下午的时候帮张处去楼上的文印室盖合同章,刚盖了没几个就收到了袁娅蕾的消息。
我到你公司附近了,你什么时候可以下班?
我看了眼时间, 距离理论上的下班时间还有二十二分钟, 但是距离实际可能预计的下班时间,就不好说了。
张处给我的那一沓子厚厚的合同, 一共要盖32枚公司合同章。而目前为止, 我只盖了不到四分之一, 其中还有三个是糊的。
盖章这个事儿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真不简单。章要盖得正, 位置要在公司名字的中心附近,颜色还不能太轻, 因为还要扫描。最重要的是, 章要盖得清晰,最好没有重影。上来之前张处再三叮嘱我, 盖之前要跟盖章的老师说一下我是第一次盖,请对方指导我一下。听人讲完之后的我信誓旦旦的盖下了手里的第一个章, 顿时觉得心里拔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