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来说,沈清时早就该比天子越渊登基要早,要快,也更名正言顺。
只是他生逢乱世,皇室争斗远比这时复杂,皇宫朝廷个个都是心狠手辣,神仙打架。
他生母在宫中身份低微,又因他娘胎里就带着病活不过二十,别无他法,只能将他这孱弱幼婴送出宫外,交由母家也就是沈家寄养,后期沈家也怕落了把柄出去招了罪名,只能咬咬牙将沈清时送到云梦山,一是避祸,二是养病。
后来他生母在皇室争斗中亡故,也托沈家交代遗言,她最希望这个孩子能在这乱世平庸些,能平平安安活下来就好。
沈清时长到十七岁,偏偏天资卓绝,锋芒毕露,也对生死极其看轻。
他克制着,待在云梦山十多年,也未出山,后来遇见周寄疆,才有了求生意志,才会寻求那敲碎骨头重塑的求生之法。
后来周寄疆死了,沈清时仍然活着,也是为了护着差点被屠杀殆尽的九星阁上下弟子。
沈清时成了沈小侯爷,一步步筹谋,明明他身份那样尊贵,他却亲自上战场厮杀,每次鲜血喷洒模糊视线,每次经过边疆僻远城池,在路途他见到许多美不胜收之景,也看见马革裹尸与饥荒人人相食,他就会想……
周寄疆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沈清时不知道,他只是一步步踏遍周寄疆生前走过的路,走过周寄疆待过的地方。
路走得愈发远,心里曾经对于周寄疆身上那些疑惑,答案就愈发清晰,愈发荒凉。
这个世间诸多规矩,就好像被人框死了,明明沈清时无数次可以谋反,却总是棋差一招。
“难道这就是天命?”沈清时无数次去想,是不是这样他才杀不了天子越渊。
天命,就当真这样眷顾天子越渊?
当真眷顾那些恶人,那些疯狗?
…
那老天爷也是昏头了,该杀。
沈清时后期身体和精神其实都出了点问题,大抵知晓天命之人总会被老天爷惩罚。很多时候,他半疯半是清醒,拖着残败之身,硬生生在这吃人王朝撕开一条血路,他一步步往前走,杀了很多人,也救了很多人。
平川城已经被他屠了,最后只剩下了天子越渊和祝小星。
筹谋几十年,沈清时终于打破所谓命数,带兵攻入天子越渊寝殿时,那里燃了前所未有一场大火。
烧得干干净净,只余下灰烬,风一吹,没了。
就像是他这几十年筹划,随风而过,成了一场笑话。
天子越渊真是很该死,偏偏又死得这样令人愤愤不平。
当时祝小星已是青壮年还觊觎皇位,沈清时轻易把祝小星剁烂了也无法释怀,他不想要天子越渊就这么死了。
就这么死了算什么事呢?他没有赎罪,只是就这么自焚,殉情似的,后世或许都得赞帝王一句深情。
可不是这样的。殉情这两字是最大讽刺,天子越渊死时都是个半截身体入土的老头子了。
而周寄疆死前才二十有余,他那样风华正茂前途无量年纪,才是真正为了情一字,付之一炬。
天子越渊呢?晚年才觉年少情意难得,痛不欲生,却连惊才绝艳周丞相是何等姿容都忘却了。
迟来深情,可笑可叹。
不是说天命吗?
沈清时第一次信佛,去寺庙求愿,许过无数次,就是他要把天子越渊丢进地狱似的平川城,他不要天子越渊偿命,他要他痛苦,要他尝遍周寄疆痛楚。
老天爷和神佛若是不答应?
那他就像之前那样逆命而为,火烧佛寺,毁了那些数不胜数菩萨像、石雕神佛。
神佛受了那么多香火,也该办点事。
“……”
沈清时也想过好多次是不是他访遍古寺才求来这重来一世。
然而不是。他清楚知道这一点,他们的命,就是他们血淋淋从尸山血海里博出来,无关天命,无关古寺。
他们就是自己的神佛,巍然屹立,不倒。
朝廷之上,如今是周寄疆将沈清时推上高位。
“沈清时,乃是皇室遗留血脉,比之天子越渊,更合情合理,也理应登上高位!”
沈清时望着他,只见侧脸轮廓分明,眉眼冷冽,如霜华,无人敢逼视。
他脑海里乱糟糟,却又在某一刻冷静下来,不慌不忙甚至可以说是熟练处理了这场朝廷争斗戏码。
在众人或惊或喜离开宫殿之后,他高高倚在龙座,终于立起身近乎狂喜奔下玉阶,拽住了那个半只脚踏进宫门外也踏进阳光里的人。
“你也是重生……”他心跳失速,又在对方回转过头时,刹那平静,轻声道,“对不对?”
他原本活到二十岁就要死去,为了周寄疆没死,现在也心甘情愿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