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在掩饰一些什么,不想让他知道。
一会,里屋有人走了出来,那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须发斑白,但体型魁梧,不见老态。
荀晏低下头辑礼。
“王司徒。”
王允点头应道,看着这个荀氏的小辈,眼中终究是带着些温和与期盼,他拍了拍荀晏的肩膀,随后离去。
如今朝廷初至长安,董卓尚在雒阳抗击关东联军,朝廷大事皆委托于司徒王允,司空荀爽辅之。
这位王司徒出生太原王氏,同样是名门望族,而且他身体倍棒,早几年黄巾之乱时还亲自披甲上阵,大破豫州黄巾,叔父这身子可就比不上他了。
荀晏行过礼后便匆匆往里屋走,还未见到人便听到了一阵接着一阵止不住的咳嗽声。
“咳……清恒今日怎么来了?”
荀爽缓过一阵后问道。
荀晏跪坐其侧,扶住人,令身边的侍从将药端了上来。
“晏忧心叔父身子,来盯着叔父服药。”
他低声说道。
荀爽摇头失笑,接过碗来一饮而尽,只是眉眼间仍带着疲色,他像是迟疑了一会,才慢慢说道:
“长安已定,清恒在此处又无要事,不如我遣军士护送清恒前往冀州,如何?”
他说着问句,但却用的陈述的语气,想来是心中早已有了定论。
荀晏听得此话,却不像先前荀爽提及要送他离去时那般开始胡缠,他乖顺的点了点头。
“都听叔父的。”
荀爽诧异的看向了他,他早就做好了要好好斗上一阵嘴的心理准备,乍一见到侄儿如此乖巧,他心中一下子竟不是欣慰,而是颇觉怪异。
荀晏眨了眨眼睛,蓦的说道:
“叔父可是与那王司徒密谋刺董?”
荀爽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变,口中正要说出早已想好的说辞,却一时感觉浑身乏力得很,连眼前的景象都变得混沌不清。
他突然明白了什么,费力的抬起手指着荀晏,嘴中却吐不出一个字眼。
荀晏扶住荀爽逐渐瘫软的身子,心中疯狂默念对不起,但眉梢却漾起一丝喜意。
他不能再看着叔父造作了,他得干件大事。
他绑架了司空。
他还得再绑一个人。
第37章
荀晏在荀攸院里蹲了小半天才蹲到了下值的大侄子。
他开始没有理由的迁怒了起来,又没有加班工资,为什么让他家大侄子加班!
荀攸见到他也不觉意外,熟稔的领着人进了书房,随后开始整理身边堆积成山的文书,一边问道:
“慈明公今日病情如何?”
荀爽自迁都路途中便开始病了,至今一直未好,好在身边还有荀晏一直看顾,但这般下去总也不是个办法。
荀晏顿了顿,随后语气如常说道:
“今日尚可,不过……”
“嗯?”
荀攸抬头看向了荀晏。
荀晏有些腼腆的笑了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晏把叔父放倒了。”
他说道,一边从宽袖中拿出了一卷竹简。
荀攸挑眉,放下手中事务凑过去看向了那卷竹简,其上却是写着请辞的呈辞。
大意是表示自己年老体弱,不能再侍奉于天子,请辞官返家,字迹上与荀爽平日里的字迹有七八分像,乍一看有些怪异,但细看这些不相似又可能是病中无力,自己变形导致。
“长安事务繁多,叔父无法静心养病,故而出此下策,公达莫要怪我。”
荀晏低声道。
荀攸微微皱眉,他近两年年纪渐长,却未如同龄人一般容色开始衰败,反而眉眼愈发成熟,不若少年时那般姝丽稚嫩,皱起眉来还有些说不清的压迫感。
反正这会荀晏是有些紧张起来了,大概是做贼心虚的缘故。
荀攸倏而一笑,摇头道:
“小叔父可真是大胆,不过这文书伪造的还不行。”
他站起身来,在屋内书架上翻找了起来。
荀晏跪坐在一旁,反而有些茫然。
他原本以为荀攸会责备他一番,然后他分析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以武服之……啊呸呸呸!
[我觉得你直接快进到最后一步也挺好的,整这么多前奏干什么?]
清之说道。
荀晏偷偷抬眼看向了大侄子,正好能看到朱袍文官的背影,腰背纤细,完全是一副文人的姿态。
[唉,我这不怕我手劲太大,不小心给人敲坏了怎么办?]
以前张机教他穴位之学,他那会还小,有些分不清轻重,张机也未曾在意一个小孩能搞出什么事,然后他就被自己小徒弟直接劈晕了过去。
所以……能不动武当然还是不要动武啦。
这么想着,荀晏摸了摸袖中另外一份文书,趁荀攸背过身在翻找,暗搓搓的将药粉倒入荀攸的耳杯之中,看着药粉融于无色的水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