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37)

作者:沧海一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言谈间丝毫没有顾及自己作为主君的颜面,东方既白被况尹的直白逗得一笑,引来了他的注意,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她跟前,垂眸看她,“夜里风大,姑娘应该加件衣裳再出门。”

他自己方才差点惹上一桩冤案,还想着自己有没有添衣......东方既白心里生出一丝感动的同时,看见旁边的丫鬟小厮们都在掩嘴偷笑,头顶忽然响起一个炸雷:这况家主君不会是看上自己了吧?

可她与他相识,只是短短数日......不对,怎会是数日,在那段记忆中,他们度过了像人生一般漫长的整个春日......

东方既白眼皮跳了几跳:所以这傻子是把他自己当成了展尚,而将她当成了采邑?她脸上飘起红云:在小两口爱得不分你我时,她不过是佯装镇定,为的是不与这位金主日后见面尴尬,其实她一个黄花大闺女,每日见证这些有的没的,又怎能做到心平意顺?只不过她自小孤身立命,早已习惯了伪装,不轻易以真面目示人罢了。

东方既白不敢再想下去,尴尬笑了两声,“无需主君挂怀,小道并不觉得冷。”

“那就好,”况尹点点头,又看向她,目光灼灼,“姑娘信我吗?”

“信什么?”她头昏脑涨地问他。

“信我没杀旺儿。”

“自然,”说完这两个字,她见况尹脸上笑意又浓了几分,连忙转换话题,“旺儿被一刀毙命,和前两人的死像完全不同,我想,或许是那邪物知道主君已识破它的真身,因此故意为之,好将主君你卷进来。”

况尹踟蹰,紧接着恍然大悟道,“姑娘说的即是,它化成你的模样,将我引至此处......”

此话一出,周遭又是一片窃窃笑语,东方既白愈发不好意思起来,赶紧打断他,“它计谋虽未得逞,但明日,却要随沈大人出城去了,此一去山高水远,想再寻它可是不易了。”

想着,心里面忍不住责怪起阿申来,他不是跟来了吗,怎么人来不出力呢?

她抬头,去看那依然悬在况府后面的水汽,捏紧拳头,磨了磨后槽牙。一举一动皆被况尹收在眼中,他笑,“姑娘在想什么?”

东方既白忙敛起怒容,假意去看天色,“还有一个时辰天就亮了,主君赶紧歇息去吧,明日,还不知会有何事发生。”

***

春雨漫漫,如细针,如牛毛,沾湿章台城的地砖和沈茂林跨下那匹枣红骏马的长鬃。他回头看向跟在后面的马车,正见车窗的布帘被风吹得飘起一角,露出柳雀窈窕的身形,眸色微微一暗,片刻,又转过身,催促着身下的马儿前行。

他并非对柳雀没有半点疑心,毕竟,她是一个已经殉葬了半年又活过来的人。可是,他却另有自己的谋算:沈茂林知道,当今圣上厌恶人殉已久,先皇驾崩后,一干未生育过的嫔妃沦为陪葬,而其中之一的惠妃,与今上十分亲厚,可小皇帝碍于祖宗礼制和一众朝臣反对,第一次体会到了束手无策四个字的含义,眼睁睁看着自生母死后,把自己当成亲生儿子对待的惠妃娘娘吊死在殿中横梁上。

从此,这件事成了今上心中的一根刺,早晚便要将之拔出,只是,缺少一个时机。

沈茂林找到了这个时机。

当他听到柳雀说,“殉葬非古礼,屠残民命,惨忍伤生,故才横出妖孽偷走玉印”的时候,他便明白,这个机会终于被他等到了,不仅是圣上废除殉葬的机会,也是他沈茂林在仕途上更上一层的机会。

此事若成,圣上定将对自己另眼相看,此后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便不会是黄粱之梦。

所以昨日为难况尹,并不单单是看他不顺眼,沈茂林不敢出一点疏漏,不能让流言蜚语飘出况家,故而,如果能将这几桩凶案推到他人身上,于他便是最好不过。

只是他棋差一着......

沈茂林冷笑,他原来只知况家是皇商,富可敌国,却不知,这况家的根基不仅扎在章台,也扎在皇城里面。

他握紧缰绳,催促马儿加快步子,章台城的北门——巫门就在正前方,牌匾上的大字被雨水冲刷得鲜亮。出了此门再向北走约莫五里路,便是官道。不知为何,沈茂林总觉得出了章台,他方能安心,于是又促了马儿一声,双腿夹紧马肚,朝巫门行去。

第二十一章 童子

章台城有水陆城门共八座,四水门因内外河枯竭,已经许久未用。

沈茂林面前的,是章台城的北陆门——巫门,细密如银毫的雨丝轻纱一般笼罩天地,洗绿了城墙上的青苔,将古朴的红门刷出温润的光泽。

又是城门......沈茂林念起前事,他今日故意不走离官道近一些的阊门,而选择了人少的巫门,只因那件事是落在他心头的一块阴影,一个尚未破解的谜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