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撩了衣袍,优雅从容地缓缓在乔夕颜对面坐下。
他先略一拱手,对乔夕颜施了一礼,乔夕颜有模有样地学着他也是叠手弯腰,只不过,他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乔夕颜则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古代区分左右的这种作揖礼,在未来的时候,李子染曾教过她。
公瑾抬眸,与乔夕颜四目相对。
俩人皆是一愣。在公瑾的眼中,他看到了一位绝世的美人,美人倾城,一颦一笑,柔情绰态。在乔夕颜的眼中,她则是望见了一位翩翩公子。公子虽然穿着战甲,但是摘下银胄之后,是一张清秀、俊逸的面孔。
公子梳着充满少年气的高马尾髻,青丝如瀑,铺洒若锦缎垂落,发上没有过多的装饰,更显得一张脸面如冠玉。他的肤色算不得很白,但在男子中已足够秀丽。剑眉没有多少凌厉的盛气,掩映着明亮的桃花眼,更有几分温文尔雅。
是个十分俊朗,且乔夕颜在后世鲜少见到的美男子。
他的俊美除了容颜,更在于周身彬彬有礼的气度,是将军却不粗犷,是儒生又不单薄。
乔夕颜以为还是很符合她对历史上的周瑜的想象的。
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周瑜……乔夕颜抿了抿唇,回过神来,接着恭敬地询问道:“贸然请见两位将军,还望两位将军恕罪。我大病初愈,思绪混沌,有几个问题实在想不通,还请二位将军不吝赐教。”
对乔夕颜来说,学古人讲话并不困难,谁让她自认识李子染开始就经常要看历史剧。
公瑾闻言,先还来不及点头,孙伯符已是爽朗地笑道:“好说好说,小乔女郎有什么困惑,只管提出来便是,我们二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孙伯符答应,乔夕颜又看向公瑾。
公瑾张了张唇,刚到嘴边的话语,被孙伯符抢了先,只得尽数咽下,换而是波澜不惊地无声颔首。
乔夕颜这才开始问:“第一个问题,烦请二位将军告知姓名。”
孙伯符仍旧是第一个答:“吴郡孙策,字伯符。”
公瑾紧随其后,“庐江周瑜,字公瑾。”
他们俩的名一出,尚未到字,乔夕颜的心里便“咯噔”一下,忍不住地大呼,这两个名字应该是没错了。孙策与周瑜,应当就是她知道的那个孙策与周瑜。但是,她还想要更多的佐证。
乔夕颜顿了顿,犹豫着,又道:“那敢问孙伯符孙将军,令弟可是名唤孙权,以及,你还有个妹妹?令尊乃是先吴侯孙坚孙将军?”
这套关于吴郡孙氏的谱系,不用想,也是李子染之前告诉过她的。
孙策先是惊讶于她一个小女郎居然知道自己的家族关系,然后,转念一想,他们孙氏的家门在天下也算人尽皆知,便没多怀疑其他的,只诚恳地点点头,答道:“没错。家父正是已故吴侯孙坚,舍弟孙权,舍妹不才,闺名尚香。”
孙策、孙权、孙尚香……这就完全对得上了。
乔夕颜问完孙策,转眸又再次看了看对面的周瑜。关于周瑜的家族关系,她除了知道周瑜的夫人是小乔以外,并没有更多的信息。而依照现在的时间点看来,他应该还没迎娶小乔,且自己很有可能就是小乔。
乔夕颜的面色有一瞬的难看。
周瑜兴致勃勃地以为乔夕颜马上就要问到他了,但是,等了半晌,只等来一个怪异的神色,和一个没有任何偏指的问题,乔夕颜只看着他问道:“那再请教二位将军,现下可是后汉新帝建安三年?”
甚至都没有点名让他来回答。
周瑜默了默,选择不说话,而是抬手去拿面前的茶盏,给自己倒茶喝。因为他不说,孙策也会积极地回答:“确实。今确乃后汉新帝建安三年十一月。”
半月前,他们自吴郡渡江,前来攻打皖城。
这样的话,乔夕颜就完全可以确定,自己不仅穿越了,还穿越到历史上的东汉末年。她出生在庐江县皖城,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的那大小乔中的小乔。若她是小乔,眼前的周瑜便是她未来的丈夫。
乔夕颜想着,又抬眸深深地望了周瑜一眼。
容貌上,她可以接受这个人;性格上,她还不太了解;遭遇上……乔夕颜的脑海里开始浮现李子染的絮絮叨叨,“我和你说,那《三国演义》里写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其实是不对的,他本人还算宽宏、有胸襟,不过可惜好命不长,他没能活到四十就死了。”
乔夕颜觉得,她并不想嫁一个短命鬼。
不仅是周瑜,还有孙策,李子染说孙策与周瑜同岁,但是,孙策要比周瑜早死十年,虽然孙策这个江东小霸王的死很可惜,可他若是不死就不会有后面孙权的什么事了。孙权那可是曾经被曹操赞颂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