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9)

【有脸将灭国之名甩锅给女人,有脸拿妻女去顶罪当赎金,怎么就容不下一个勤政爱民、广纳良才的刘太后呢?】

【今天的早间直播到此结束,明天我们来聊一聊北宋的变法之路,探讨一下变法能不能救大宋,谢谢收看,明天再见!】

随着天幕消散,两朝大臣背后的冷汗已经湿透衣衫,一张张老脸都涨得通红,他们此时此刻还没有强求女子守贞,禁止寡妇改嫁的习俗,听到后世子孙这甩锅法子和转移关注点的手段,但凡有点良心的,都觉得颜面无光。

就算不觉得这法子有错的,也觉得被天幕中如此赤果果地揭露出来,着实挂不住脸。

尤其是乾兴年间的大臣们,看着龙椅上坐着稚嫩天真的少年皇帝,和他身后那位威严聪慧的太后,再想想天幕所说的大宋皇室被徽钦二宗败得断子绝孙,忽然觉得,太后称帝也没什么不好,反正早晚要绝的后,早绝了说不定还能改变王朝覆灭的结局呢?

送走吐血昏迷的赵匡胤后,赵光义并没有离开,待看到天幕直播后面,冷笑一声。

“想凭借区区幻象就想让我罢手?还想让什么太后临朝称制,效仿武周?真是笑话!”

是夜,大宋皇帝赵匡胤呕血而亡,临终未有遗言,晋王赵光义奉金匮之盟继承帝位,成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

在此46年后的大宋朝堂上,文武百官却做出了一个与原本历史截然不同的选择。

第5章

其实对于乾兴朝的大臣们来说,刘娥已经是目前大宋王朝的实际掌控者,少帝年幼无法主持朝政,而太后在先帝去世前两年就已经代为批复奏折、处理政务,无论是手段还是心智,都远胜过皇位上这个年幼且天真的皇帝。

就连曾经帮着太后铲除了寇准一派的权臣丁谓,如今也被太后反手拿下,朝堂上下,更无人能够与之相抗。

所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分而已。

身为赵氏王朝大宋臣子,都是读圣贤书一路科举考上来的,对于前朝武后称帝之事还记忆犹新,多少武周名臣就因为臣服于武后而留下一世骂名,作为要脸的文人,他们可以接受太后垂帘听政,甚至临朝称制,但称帝就意味着改朝换代,意味着他们背叛先帝和当今少帝,以后的史书上,都会记下重重一笔。

这个选择就格外的艰难。

更何况刘太后除了当今天子赵祯之外,并无子女,就算称帝,这继位之人也是问题,毕竟她也是年过半百之人,虽然现在看着身体康健,可能够在位多少年尚未可知,若是以后还将皇位传回赵祯手中,对于群臣而言,不过是个称呼的变化而已。

最关键的,在于这神奇的天幕对当今太后的推崇和对大宋历代皇帝的“不敬”,更何况还预言了未来百年后导致大宋灭亡的赵氏皇帝,就让群臣们心头惴惴不安了一天一夜,百般纠结。

虽然也有人抱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想法,可大多数人看到天幕中展现的靖康惨景,那被付之一炬的繁华京都,那些被当成牲畜一样驱赶践踏的宗室子女官眷贵女,不知其中会不会有自己的子孙后代,亦心有戚戚。

尤其是天幕直播时,对靖康之耻评价为:“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让他们都跟着感同身受,颜面无光。

毕竟,他们也是赵宋臣子,后人骂起来,骂得是他们全体,谁也逃不了。

殿中丞方仲弓第一个出列,奏请:“今有天降神谕,昭示未来之祸,为免日后我大宋亡国之难,还请太后行武后故事!”

有人附议,亦有人沉默。

参政知事鲁宗道却说道:“尔等如此,又将官家至于何处?”

承明殿上,如今赵祯和刘娥同坐于上,赵祯于左,刘娥于右。

听闻此言,刘娥转头望向赵祯,见他如坐针毡,惶恐不安的样子,问道:“官家以为如何?”

赵祯犹豫了一下,答道:“儿臣唯母后之命是从。”

刘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叹息一声,不再提此事,让各部大臣禀报政务,仿佛压根没人提过请她效武后故事一般。

直到散朝之后,刘娥摒退左右,对着梳妆台上的铜镜,问道:“主播,在你们的历史上我并未称帝,那后世对我的评价如何?皇帝……后来又如何?”

她昨夜得到陈曦通过系统给予的VIP特权,付出一些对她而言微不足道的“赏赐”之后,可以每日点播历史视频。

而如今,她想知道的,是自己的“身后事”。

陈曦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帮着刘娥改变历史,自然不会吝惜这点素材,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视频发送到她的镜中。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