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也可以努力,让三季人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的四季变迁。”
作者有话说:
第212章
火车行驶在一片绿油油田野之间的轨道上。
宋青岚临窗坐着,偏头望向窗外。
硬座车厢每个位置都坐了人,车厢两头,还有过道也占了些人。
绿皮火车行进速度不快,中国地大人多,绿皮火车的硬座是最廉价的长途出行方式,向来人满为患。
因为人多,车厢自然也比较喧哗。
宋青岚从上车起便静静坐着,一言不发,而那张精致得令人很难忽视的面庞,即使不说话,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与她相邻的大婶手里拿着瓜子,磕了一路,也看了宋青岚一路。
忍不住主动开口:“你是不是华阳大学的大学生啊?”
宋青岚微愣,很快摇头:“不是。”
“呀,都大学毕业了啊,你看着可真显小。”
“……我还在读高中。”
“……”
这下轮到大婶尴尬了:“你这个头,真不像个高中生,呵呵。”
她干干地笑了两声,庆幸接来来的话还没出口,见她漂亮文静,看着又有文化,她还想问有没有对象好给家里人介绍的呢!
话一开了头,大婶就有些刹不住车,不能当媒人,也不影响她找话聊。
“坐火车是回家还是出门啊?”她瞧这独自一人坐硬座的架势,也不像出门旅游的。
“参加竞赛。”宋青岚答得简单。
“竞赛?那是个啥?”
“……”
宋青岚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大概描述了一下,大婶听得啧啧称奇:“没懂,但是很凶啊!”
一听口音就知道也是安市那一片的人,安市方言中的“凶”也有厉害的意思。
大婶跟她硬聊了几句,估计自己也觉得对方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的样子,聊得不太爽,又转头跟另一边邻座的男人聊了起来。
他们聊孩子,刚巧孩子都在青春期,都叛逆,像他乡遇知音一样聊得起劲。
“你说说,现在独生子女是真不好啊,放在以往,犯这种事都要打断他腿的!现在还得捏着手劲,怕真伤到了,这是生娃吗,简直是生了个祖宗啊!”
“哈哈,哈哈,就是祖宗啊!以前一家子四五个,东方不亮西方亮,怎么也有一个成才的,现在呢!一个不成就没指望了啊!”
“是啊,以前说啥子养儿防老,现在都是祖宗,还指望祖宗给养老啊?盘大就不错了。”
两人聊得酣畅,大婶忽然来了一个电话,打断了闲聊。
她接起来,听了一会脸就不耐烦,声音也不耐烦:“说了不要信那些!都是骗你钱的——哎呀,那些真人真事都是骗你的,啥子床嘛,睡两年糖尿病都治好了那要医生搞球啊!?妈嘞,不要买,你想你那一屋子的安利嘛!光洗洁精都要用到娃娃结婚!”
挂了电话,她还是气不顺,握着手机给旁边人看:“我妈!又有搞传|销的来了,来一个她就信,骗子从她手里搞钱比在马路上捡钱还容易!又想听人买啥子床,说睡两年糖尿病都给治好了,我没啥文化的都晓得不可能,她就要信!老年人,一听啥子保健品就没脑壳了说啥都信!想到就头疼!”
这个话题一出,不止邻座的男人,听到她声音的都纷纷附和。
“我家老婆还买了没人听说的护肤品,就几瓶,一万多!!!不是骗子还是啥!”
“是啊,不只老年人,我们这一辈的被骗的也多啊,就我老公……哎,我都不好意思说,听人骗超市的卫生巾都不合规,花了两万买了一车子卫生巾,我闺女能用到老了都!”
“我妈有风湿,也被骗了买了什么泰国秘方古油,现在社会越来越不淳朴了,真的。”
车厢里的人仿佛对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
宋青岚坐在旁边,没有参与话题。
宋超也有一点轻微的风湿,以前他没有,在安市待了十几年就有了。
这里很潮湿,一到雨季衣服怎么也晾不干。
唐家有烘干机,程阿姨家中没有,一到连续的阴雨天,没晒透的衣服也只能勉强收进来穿。
或许他老了也会跟女儿打电话,让她给自己买别人推销的保健品,不管是不是骗子。
她也许也会给他讲很多道理,那些保健品的不靠谱。
但若是爸爸还在,再不靠谱的她也愿意给他买的,只要他还在。
宋青岚忽然眼睛就湿了。
自从消息传来,在程家她没有哭,在唐家她不能哭。
这节车厢都是陌生人,一下车就再也不见,她终于得以哭出自己泪。
旁边的大婶惊疑地看了看她,不知道她这是怎么了。
宋青岚朦胧的视线中,出现一张皱巴巴的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