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942)

作者:枝上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除了车载斗量的珍宝,他们还带了加盖有姜佛桑印信的手书。

商泉陵舌灿莲花,一通游说,并许诺事成之后南州与五部族将互为盟好。重中之重是在两境交界处设立关市,允许五部族的人前往南州经商。

五部族习惯了闭境自守,山水不相通,世代皆如此。但他们也识好物,他们也会有额外的需求……

良烁见有门路,在旁敲起了边鼓。把南州昔年各港口蕃舶继路的盛景、各形各色的海外奇货以及通商之后将会给他们的部民族众带来的好处,说的是天花乱坠。

五部族的首领有三位被打动。

另两位虽也意动,担忧的是唇亡齿寒:他们借道给南州,若然沧州被南州拿下,下一个遭殃的会不会是……

商泉陵一眼看穿,三言两语解了他们的疑虑。

最终,五部族经过合议之后不仅答应了他们借道的请求,还表示愿意出兵协助宣国作战。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嘛。

商泉陵与良烁相视一笑,没多耽搁便回了西雍州,把情况一五一十报给萧元度听了。

故道建在悬崖峭壁间,傍山凿石架木而成,狭窄陡峭,十分凶险,商队通行尚且勉强。

然勉强也要过!

萧元度率精兵数万披星戴月从故道而出,在五部族的积极配合下朝着沧州进军,并迅速攻下了丰南郡。

李泉舍不下中州的肥肉,听说丢了一城,本打算派手下大将去击退。

第二封飞书跟着送到他手上,顿时大惊失色!如此短的时间,整个丰南都失守了?!

老巢都要没了,哪还顾得上肥肉不肥肉?急忙领兵回救。

与此同时,北融归乐两路大军也已向着沧州东南边镇进发……

第674章 明智之举

仿若惊雷炸响。

莫说李泉意料不到,大宣的臣民也皆是怛然失色。

他们先还打算举劾邬钊不等朝廷批准就擅自兴兵,随后才意识到这是国君之意。一早就布局好了的!

这下更引得满朝哗然。

要知道,征沧州和伐占南可不同。

占南图谋大成在先、斩使者在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打了。

可沧州……虽说去岁西北边镇戍兵与沧州那边的戍卫就有过摩擦,所幸并未闹大,最终也平息了下去,远不到派兵讨伐的地步。

作为大燕的领土,沧州虽地处偏远却十分辽阔,快抵得上南州三分之一了,于大燕而言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割舍的存在。

轻易对沧州用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向大燕开战。

虽说大燕现已乱了套,但没准和之前几回一样,很快就平定了。一旦腾出手来,岂能坐视不理?

南州仗着山泽密林的阻隔,并不怕大燕派兵。但不代表要去主动招惹,据险防守就足够了。

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与中州井水不犯河水,两下相安无事是最好。

他们不敢想象与整个大燕为敌的后果……

“大王三思!”

“当务之急是速速撤兵……”

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姜佛桑闻言失笑。

许晁南征才过去几年?

是,他是败军而还了,但不见得次次都败军而还。

崇山峻岭的阻隔也好,潮湿炎热的气候、密林中的瘴疫之气也罢,那道道天险拦得住中州军队,未必拦得住气候相近的沧州兵马。

她不取沧州,李泉也不会放弃图谋南州。

倘李泉在中州的乱局中分得一杯羹,势力进一步壮大,那么南州危矣。

若李泉又没分到羹,气急败坏的他更要磨刀霍霍向南州。

或者李泉兵败身亡,换个新的沧州刺史,也未见得就更容易对付……

烽鼓不息非是幸事,她亦想止戈兴仁。

然,求战者安,求安者亡,和平有时也是需要战争来终结和维护的,即所谓以战止战。

既是不可避免之战,当然要先发制人、从快从速。

眼下的时机千载难逢,稍纵即逝,是以尽管民间物议如沸、朝中群臣反对,谏表堆积满案,姜佛桑仍旧孤注一掷不肯撤兵。

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她正式下令任命邬钊为征讨大都督,也即远征军唯一统帅。

负责军需供应和大军后勤保障的总提调官亦由亲信大臣担任。

态度很明显,就是举全国之力也要打赢这场仗。

“敢有畏战怯战或怀叵测之心谣言生事者,即斩。孤意已决,不必再议。”话落拂袖而去。

强横至此,群臣终不敢再劝。

辅国太尉偃谓在此事上未发一言,两日后上了乞退疏,之后便一直称病不朝。

他这一病不要紧,朝中连着病了数人。不几日整个朝堂已空了小半。

“大王该知晓偃太尉病灶何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