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529)

作者:枝上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没想到这些全出自阿娪的缭作。

难道她口中的路指的是这个?

柏夫人虽觉操商贾之业不太妥当,但若是阿娪喜欢……

“只要阿娪高兴便好。”柏夫人柔声道。

姜佛桑倾身搂住她的脖颈,“我好,阿母便好;同样的,阿母好,我才会好。所以,我一定会好好的,阿母也要好好的。”

“……阿母答应你。”柏夫人紧紧回拥住女儿。

过了好一会儿,姜佛桑从她怀里退开些,为她拭了拭泪。

母亲含泪的眼更美了,美得让人心醉,不过她还是更喜欢母亲的笑眼。

故意道:“阿母快笑一笑罢,哭肿了眼睛有人该心疼了,那我岂不是更要落埋怨。”

柏夫人拿手点了点她额头,随即一叹,“你明日就走,咱们娘俩难得说会儿话,瞧我。”

嘴角弯起,虽有些强颜欢笑的意味,到底是笑了。

怕再惹她伤怀,姜佛桑有意把话题往别处引。

讲完了她在北地的经历,又细聊了阿母在裴家的这些年,最后不免绕到姜家去。

若果时间充足,姜佛桑原是想见见堂妹再回的。替嫁之事已然大白,叔母应当也把阿妙从兴平接回了京陵……

柏夫人心有芥蒂,不欲女儿再与骆氏母女往来,怕阿娪再遭算计。

可阿娪姓姜,这一点无可更改。她又与七娘交好,让她断了往来怕是不能。

便道:“经此一遭,七娘恢复了身份,于她也算好事一桩。只是姜家刚受了惩处,眼下怕是正乱,你回去瞧了也是堵心。你们姊妹总有再相见的机会,何急于一时?若实在想得慌,笔墨勤些也就是了。”

姜佛桑颔首,“阿母所言极是。”

说起来,阿妙上回来信还是在四五月间。从巫雄返棘原之前她往兴平又去过一封书信,至今未有回音。

或是回信已至棘原,只是自己来江州,两下错开了?没准这次回去就能看到。

既提起骆氏,柏夫人倒是想起一事,淡眉似蹙非蹙,问她:“我最初得的消息是你要去棠棣观清修,后又改成了白云观,骆氏打得什么主意?你祖公祖亲都信佛,为何偏把你往道观里送?”

“阿母也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了,祖公祖亲虽崇佛,骆氏入的却是道家门。祖公和祖亲在时怕惹他们不高兴,只能偷偷拜三清,他们不在了,姜家由她掌管,自然要变一变旧规矩。”

柏夫人摇头,“你们小辈的名字还都带个佛字呢,包括她那几个儿女。你祖公祖亲泉下有知该多寒心?你叔父就不管管。”

“叔父两边都不信,没甚所谓,一心守着他那些古籍字画悠游度日。”

柏夫人感慨:“这么多年了,姜家也遭逢了大变,你叔父的性情竟是丝毫未改,半点不想着恢复祖业。”

若抛开个人恩怨,比起亲叔父,姜佛桑反而觉得对恢复祖业更上心、为姜家出力更多的是骆氏。

即便有私心,即便东奔西走、左右串联、使尽浑身解数的姿态不那么好看,至少她有在试着撑起姜家的门庭,心心念念让姜家恢复昔日容光。

俗话说得好,做得多,便错得多。叔父是个老好人,老好人万事不理,自也不容易落埋怨。

“阿母,天总是要变的。”

佛也好,道也好,长生教也——

姜佛桑忽而想起白天事。

“对了阿母,府中可有人信奉长生教?”其实她想问的是裴守谦信不信。

“行简不喜这些。”

至于柏夫人自己,因为女儿得名与佛有关,她便也随了先舅先姑。

“那就好。”姜佛桑附到母亲耳边嘀咕了一通。

柏夫人虽有疑惑,见女儿很是严肃,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他若问起……”姜佛桑不想引人起疑。

“我就称是自己遇梦所见。”

姜佛桑点了点头。

只要平安度过长生教之乱,阿母在裴家便可保无忧,因为裴氏一族真正的风光还未到来。

连许才败,羊氏继起,继而是裴氏,而后才有萧扈争锋……应当是这样。

这些毕竟都发生在姜佛桑被卖之后。

她在南州,耳目闭塞,认真算来也只得了半年自由。这些零零碎碎的消息还是从那些流人口中拼凑出来的。

不知确不确切,也不清楚具体过程如何,更不能肯定今世会不会有所变化。

但裴氏一向审慎,最懂明哲保身之道,不然也不会有常青树之称。

这样她将来离开也能少些担心。

若是阿母在裴家过的不好,她倒是想带着阿母一起……不过显然没这个必要了。

阿母如今过得很好,怎么不比跟着她踏上未卜之途强?何况她还不一定能够顺利脱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