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442)

作者:枝上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其实他根本无需试探。

当初嫁进扈家,面对扈长蘅时她没打算回避夫妻之事;积雪山上,与汪造周旋时亦没想过以死守贞;萧家满打满算还要待个几年,她又走了这么一步,就更不至于天真到以为可以全身而退。

何况男人的耐心能持续多久呢?以兄妹相称也只是拖得了一时,果然,萧元度很快就把这条路给堵了。

“可以让他们晚些得手,因为轻易得手的从来不被珍视。但你要明白,可一可二不可再,嘴边的东西,若一直看得着吃不着,男人要么被激怒,要么调头另觅新欢,届时弄巧成拙,反而前功尽弃。”

——这是好心人曾教给她的“谋生之道”。可笑的是,她沦落欢楼时不曾用上,重活一回反而以身践行了。

其实细想想,不过也就是那么回事。

伸头一刀缩头亦是一刀,姜佛桑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没料到昨夜竟然……

说不好是松了一口气还是怎么,心情有些复杂。

而当目光落在花朵本身,纤指来回摩挲着花茎,这复杂里又掺杂了些别的东西。

-

姜佛桑先回了毡房,等萧元度赛马回去已是日上中天。

两人简单用了点饭食,便辞别了七修一家以及一众牧民离开了这片草场。

上马之前,萧元度见她手里除了提着昨日换下的衣物,再没有旁的。

伸手接过包袱,“花呢?”他问。

姜佛桑哦了一声,“方才陪莒娘去溪边浣洗,许是落在那了。”

顿了顿,道,“要不回去——”

“不必了,”萧元度看她,嘴角扯了扯,“一朵花而已,走罢。”

“嗯。”

回到乌鲁村,石夫二子还未归,石夫正在补屋顶。

说是补,相当于重新搭,梁木都换了新的。

萧元度进庖室饮了瓢生水出来,将袍角撩起掖在腰间,几步登梯上墙,给石夫帮手去了。

第320章 骗不了人

隔壁的老妇人听了动静,将孙儿带来,想让姜佛桑再给看看。

尽管姜佛桑再三强调自己并非医官,老妇还是觉得那只是她的谦辞,实则她有大神通。毕竟连苗游医都说了,若非有她提前降热喂药,自家孙儿还不一定救得回呢!

其实单看小童清亮的眼神还有精神就知已无大碍,不过为了让老妇人放心,姜佛桑还是把流程走了一遍。

而后小童自去玩耍,老妇人拉着她在院中闲话。

“那是你男人罢?”老妇人凑近她,神秘兮兮问。

面对姜佛桑的愕然,还使劲努了努嘴,朝墙头上示意。

姜佛桑顺着看去。

夏季都着单裳,萧元度一身米白的麻布单衣,腰间扎着同色系带,显得肩宽腿长、腰腹窄瘦,此刻正处于南北两面墙的交接处,一脚踩着南墙、一脚蹬着北墙,挽起的袖口露出结实的小臂,手里拿着一块糊着稀泥的陶砖,正要堵上豁口。

被两人这么看着,他似有所觉,也往姜女所站之处扫来一眼。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接,一触即分。

姜佛桑没有否认,只问老妇人如何得知。

“年轻小夫妻,心里眼里只有对方,哪是装便装得像的?尤其是他,他的眼神可瞒不了人!”

孙儿病情转好,老妇人卸去了心中大石,也来了打趣的兴致。

“小子不错,衬你!”

人长得俊,也清爽,最要紧干起活来透着麻利,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似的,怎不叫人喜欢?

又瞧了瞧身边的小娘子,就更不必说了,玉人也似,还有本事。

两下打量完,老妇人感慨了句:“老妇虚活半辈子,还从未见过你们这般登对的,就像那天上的双飞鸟,必然要恩爱百年的。”

姜佛桑垂了眼,未置一词。

正说着话,听到院外传来马蹄声。

扭头去看,原是石夫的两个儿子回来了。

两人把马拴在门外的老树上,兴冲冲入院,齐声喊阿父。

石大郎手里攥着个鼓囊囊的钱袋,使劲儿晃了晃:“真得了赏!”

石夫大喜,连连跟萧元度道谢。

萧元度说不必,“为民除害的事,他二人也出了力。”

大郎就道:“萧兄,你和衙署里的人还真熟呀!有个姓孙的让我托话给你,请你早些回去。”

萧元度往姜佛桑处看了眼,点头:“是该回去了。”

递完话的大郎被老妇人抓到一旁细问端详。

二郎把钱袋送屋里放好就要去给阿父帮忙。石夫让他先去庖室把柴刀拿来,有根圆木需要削整。

二郎找到柴刀很快上了墙,碎木屑很快飘雪似的往下落。

小童顽皮,跑到墙角去捡。

这样很危险。

姜佛桑招手让他过来,小童不肯,便只好自己走过去拉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