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切而成谓之脍。鱼不拘大小,鲜活最要紧,最好以初出水泼刺者为上。先经清水漂浸,去头尾、肚皮,薄切洗净血腥,细脍之以为生。
红肌白理,晶莹剔透,轻可吹起,可沃以蒜齑姜醋五味食之,亦可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十分甘美。
所谓脍不厌细,处理鱼生对庖厨的刀工有极高的要求,方婆不擅此道,特意请了英师父帮忙,自己则带人去了地窖凿冰。
等萧元度从前衙回来,夕食已经做好。
以为会是煎鱼亦或鱼羹之类,不想竟是鱼脍。大大一盆,泰半是碎冰,鱼片薄似纱,堆在冰上有若花簇。
虽然瞧上去煞是好看,终究是生食,和茹毛饮血也差不多了。然而萧元度在意的并不是这个。
说起来,北凉人喜食的牛脍、羊脍、鹿脍、獐脍他都吃过,独独不爱碰鱼脍,就是因为不喜鱼腥的缘故。
姜女竟喜欢这个?他心里既诧异又有些后悔自己回来早了。
第299章 早晚而已
萧元度坐立难安,正想说前头尚有事待办,姜女已为他斟了酒,而后牵袖亲自夹了一片鱼生,蘸料后放入他碗中。
“金齑玉脍是南地佳味,其肉洁白如玉,其味鲜美异常。蘸八和齑吃,不腥的,夫主尝尝?”
煮熟的鱼萧元度都嫌腥气,何况是鱼生?然而姜女亲自搛夹,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遂硬着头皮吃了一片。
出乎意料,地确不怎么腥。
不过与姜女所说的鲜美甘爽也难挂钩。软滑滑、凉腻腻的,口感着实怪异,至少他是如此觉得。
“如何,可还吃得惯?”
萧元度点头,举起酒樽饮了口酒,“不错。”
“脍鲤臇胎虾,这鱼生蘸著小虾酱吃也是别有风味,只可惜眼下并无虾酱。”
萧元度将酒樽搁下,道:“你若喜欢,我去信让申屠竞从南地弄些送来便是。”
“近几年我那织锦生意麻烦他颇多,哪好再因这种小事烦劳人家。”
萧元度却道无碍,“他不在意这些。”
姜佛桑便也不说什么了,又给他搛了一片,“夫主请用。”
如此这般,一顿饭下来萧元度也用了不少。
姜佛桑道,“鱼脍虽好,却不宜多食,否则易招疾病。夫主若是喜欢,下回妾亲自为夫主做鱼生粥?”
萧元度自然说不出拒绝的话,问:“也是京陵盛行的?”
“是南——”停了下,道,“南边某些地方盛行。”
“如此。”萧元度点了点头。
用完夕食,盘盏俱皆撤去。
若搁往日,姜佛桑会去后园走上几圈以消食,萧元度不知何时也养成了这个习惯,两人会闲聊上一阵,而后各回各室、各自歇下。
“素姬和申姬来了,夫主见见罢。”
这话出来,注定今晚是闲聊不成了。
萧元度看了她一眼,见她和方才并无两样,目色微沉,“你见过了?”
姜佛桑颔首,“妾念及她们舟车劳顿,先让她们去歇着了。”
想来也是歇不着的。萧元度回内院这么久,她二人早便知晓,已经洗漱一新等着拜见。
见萧元度不语,却也没有拒绝,姜佛桑便命菖蒲去叫人。
“她们俩早一天见晚一天见都无碍,还有一人——”
这次伴随素姬和申姬同来的还有佟夫人身边的葛妪,毕竟是长者跟前人,又口口声声有长者之言要转达,论情论理都该一见。
三人很快来了主室,行礼后,姜佛桑赐了座。
素姬和申姬坐了,葛妪拘着礼没有就坐。她主要是怕萧元度。
这个五公子一向连佟夫人的脸面都不买,而葛妪仗着的又正是佟夫人的脸面,自然不敢在他跟前挺腰子,面貌语气堪称和善。
“五公子和少夫人长久在外头,主公和夫人多有记挂,又恐仆妇随从不够尽心,且主公一直盼着家中能再添新丁……”说到这,一双老眼贼溜溜自姜佛桑平坦的腹部扫过,“这才谴了素姬和申姬过来伺候。”
气氛有一瞬间凝滞。
萧元度垂眸,转动着手中杯盏,没有开言的意思。
姜佛桑颔首应道,“大人公和阿家费心了,正嫌衙署冷清,素姬和申姬来得及时。”
葛妪笑得意义深长,“少夫人果然识大体,怪道夫人常夸少夫人是个情理通达的妙人。”
姜佛桑笑了笑。
场面便就这样冷了下来。
“时候也不早了,老奴也不扰少夫人和五公子歇息,这便退下了。”葛妪走的志得意满。
姜佛桑转头看向侧旁的申姬与素姬,问起她们路上诸事。
她二人一边答话,不时偷眼瞧一下上首的萧元度。
这两年她们虽在棘原,巫雄事也听闻了一些,尤其这个夫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