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153)

作者:枝上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

翌日,在里吏家用了朝食之后,姜佛桑就去了陈缣娘家。

陈缣娘仍是视她如无物,无论她怎么试图搭话,最后都变成自说自话。

春融都快看不下去了,姜佛桑却不羞不恼,除了用饭,其余时候都耗在陈缣娘的织室。

接下来两日也是如此。

第四天,乡市开集。

陈缣娘一大早就抱着新织的布匹出了家门。

姜佛桑收到消息,匆忙洗漱罢就让冯颢驾车追赶。

如春融所说,农村集市是有集期的,多为定期举行,几天一集。

相邻乡市的集期会尽可能错开,比如这个乡市有可能是五日一集,另一个乡市就有可能是三日一集。

这样小商贩便有足够的时间轮流各乡市售货,乡民们关于生产、生活的各色需求也能尽量得到满足。

陈缣娘今日去的乡市距离大舍村不算太远,但若就这样徒步过去,怎么也要走到日中。

春融道:“就是要到日中才热闹。”

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赶集需要往返时间,所以农村的集市多以近午为盛。

姜佛桑颔首:“原来如此。”

马车经过陈缣娘身边时,她还是撩起了帘子,笑吟吟问:“缣娘也去赶集?真巧。既如此有缘,何如同车而去?”

春融:“……”

这缘可是她起早盯来的,当时女君还没醒。

意料之中,陈缣娘埋头赶路,没搭理姜佛桑。

姜佛桑也不觉尴尬,放下帘子,让冯颢把车速放慢。

一路慢慢悠悠,马和春融都快睡着了,终于到了集市上。

抬头看了看,果然日上中天。

陈缣娘选了个角落,就那样抱着布匹干站着,既不出声吆喝,也不招徕顾客。

姜佛桑远远看着。

半个时辰过去了,无一个问津者。

她皱了皱眉,走下马车。

第107章 毫无头绪

姜佛桑的打算是,要么自己把陈缣娘的布买下,要么就帮她揽客早点把布卖出。

她看不得一个有着如此手艺的人竟然过着这样的日子,精心织出的东西还要受到如此冷落。

临到近前又改了主意。往缣娘那看了一眼,便越过她所在的位置,径直往前。

“女君不打算帮她了?”春融问。

姜佛桑摇头:“缣娘或许并不需要我的帮助。”

陈缣娘并非不能织锦,粗糙的野蚕丝都能织出那样精妙细致的纹路。

陈缣娘的眼睛或许真得大不如前,但匠之极者,以手、以脑、以心,双目已不是必须。

陈缣娘若想要过好日子,有一百种方法;想要织物受人欢迎,也有一百种方法。

自己若贸然出手,名为相帮,实则侮辱。

姜佛桑四处打量着:“既然来了,咱们也好生逛逛。”

农村集市与京畿市场、州郡以及县治市场果然大不一样,有一种天然的淳朴和野性。

但是作为商品交易的场所、人们生产和生活依赖所在,即便是个小小乡市,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吸引着四方乡民们前来赶集。

村民赴市,多是购买铁农具、作物种子,因而道路两旁摆卖的物品多与农事相关,如刀、斧、锄、铲、锯等,还有耕牛。

其次便是吃穿用相关。

穿用类无非帽帻履屐。

粮食类以谷、黍、粱、麦为主,稻米少见。

蔬菜类有葵、芜青、胡荽和苜蓿等。或许与季节相关,果类亦少见。

肉类除了有猪、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外,还有大量射猎得来的兔、鹿、獐、雀、鹌鹑等飞禽走兽以及捕鱼捞虾——在肉食紧缺的当下,这些显然不是给农户吃的。

扫帚、皂荚、陶瓮、瓦器等杂物,也都是集市上最常见的货品。

除此之外,榆、楮、杨柳等木料,红蓝花之类的染料,以及榨油用的植物,还有铜器、铁器、陶器以及各类漆器,亦广泛在市上出售。

不算琳琅满目,却也称得上丰富。

而且这些多是自家田地种植或者家庭作坊所产,跟城邑里庄园主们借园圃谋财的目的有所不同。

村民生产这些非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为买而卖。卖了钱,就可以换取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如粮食、工具等。

真正为卖而卖的只有专门从事小商品买卖的小商小贩。

他们出售的商品种类比较单一,有卖针的,有卖席的,有贩粟的,也有贩履的。多是本小利微之物。

却也不是全无贵价物品,比如糖和各类纺织品、麻织品、毛织品。

一路看下来,姜佛桑发现,这个集市上的主体其实只有三种,农人、匠人,和小商贩。

农人与农人之间、农人与匠人之间,常是以物换物、互通有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