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56)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高瑞的脸色瞬时沉了下去:“这可是京都,你敢如此堂而皇之地提它?!”

车轮的滚动声淹没了赵天明一声冷笑:“阁老,当年您与令先尊上疏十大罪状的胆气哪里去了?岭南帮在湖州,并没有像京里的白家一样被清理干净,反而十分活跃。”

“那又如何?一个江湖帮派,有些生意上的活动不是很正常么?”

“他们中的人,似乎和京里还有联系……”

高瑞后背一凉,追问道:“难道京里还有人能和他们牵上线?是谁?”

赵天明一笑:“连阁老当年都没弄垮的帮派,在下一己之力又如何查清呢?”

高瑞瞪了他一眼:“指挥使可真是明哲保身,若是如此,我是否该防备你把恩科一事说出去啊?”

“非是明哲保身,在下确实是未探查清楚。此次来只是告知阁老,要小心些……当年的魂魄们,可能还没散呢。”

高瑞眼角一抽:“那指挥使也要注意些了,十三年来,可否有人阻你入梦?我还有琐事,指挥使慢走,不送了。”

赵天明没言声,他懒得做这些口舌之争,于是快速下了马车,匆匆离开了。

“走,去吏部。”

虽然高瑞是吏部尚书,但其实他并不怎么管吏部的事,因为分身乏术,所以方效承特批在这添了一个侍郎。不过现在何思下大狱了,他一时也没有什么合适人选,只能暂时空着。

但一空二空的,忽然有一天剩下的两个侍郎说,有一位小吏要“篡位”。

其实那个小吏也不小了,若不是高瑞有意阻拦,他本该是侍郎的。

其人姓郑名必先,是苦出身。别的号称寒门士子的,起码还有个门,他家连门都没有。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他也因此左右逢源,在同僚中混得不错。

高瑞到吏部时,正是郑必先在当值。

“尚书,”郑必先放下笔,“可有要事?”

“把京兆府严彭的卷宗拿过来,本部堂好好瞧瞧,他有甚过人之处。”

严彭的卷宗应该是少有人动过,即使利落如郑必先也找了好一会。

“对了,你去拟批文。”高瑞道,“御史台不是有空缺么,把严彭调过去。然后再下一道批文,叫他和四殿下府中幕僚陈达一同到湖州府监治水患。”

郑必先称是,便离开了值房。

严彭的卷宗非常明了,从他中进士开始到现在才四年,只有那么两次官职调动,不过林林总总的政绩倒是不少。

高瑞以前没注意过他,所以现在才发现问题,这样一个毛孩子,怎么可能在吏部也有人脉?

凭心而论,如果卷宗上这些考课和政绩属实,那么御史台这空位好像还压不住他呢!高瑞轻叹一声,竟然是他轻敌了!

既然要让他去湖州……那么大的水,索性,他也别回来了,免得以后又是个祸患!而且这吏部里竟然也不干净,是他放手太久了?

五月初三,严彭拎着贺礼到了方俞安那,没办法,他待会就要启程去宛县了。

吉祥看见严彭十分亲切,接过贺礼后便颠颠儿地拽着他往里走:“王爷说啦,只要是你来了,都不用通报,直接进来!”

两个人一路走进去,然而院子里静悄悄的,不像是有人活动。

吉祥把严彭带到书房,又去敲方俞安的门。然而半天也没人应,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推开,可卧房里却空无一人。

“吉祥,做甚呢?”

吉祥吓了一跳,一转头却看见了方俞安:“王爷,严大人来了,在书房等您呢!”

方俞安应该是才入宫回来,穿得整整齐齐:“来得这么早……走罢。”

两个人闲聊片刻,方俞安总觉得奇怪,还以为严彭有甚事,于是开口问:“玉声这么早来,时有什么要紧事么?”

严彭无辜地瞪着眼睛:“难道在下就不能单独来给殿下道贺么?”

方俞安语塞片刻:“呃……好罢,多谢了。不过玉声为何如此着急?”

“在下要动身去宛县了,一会就走,特来和殿下道个别。”严彭道,“殿下的生辰与端阳佳节赶在一起,必是驱邪辟灾,福寿绵绵的。”

方俞安一笑:“适才在齐贵妃那里,她也是一样的话。看来这确实是个吉日,我姑且信你们了。”

“殿下该笃信才是。”严彭起身,“不打扰殿下,在下启程了。”

而方俞安却一把拉住他:“不急,今日你可能走不了了。”

严彭疑惑地看着他。

“吏部的调令,恐怕已经塞到你京兆府的值房中去了。”

方俞安说的没错,不过片刻,京兆府的人就找上门来,是邹季峰的亲信,手里拿着一纸调令。

严彭一时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些什么。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