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276)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孽种还活着,就是白治珩留给子孙后代的后路!他向来是个走一步看十步的慧眼,如何可能料想不到朕的猜忌!”

“若非朕铁血手腕,夷了他三族,如今朝堂是个甚样子,你敢想吗?!还不是由他白家做主!他当帝师当得太久了,已经把自己当皇上了!”

然而严彭一言未发,只是缓缓躬身行礼:“若陛下无甚别的吩咐,臣这便去请旨重审旧案了。”

方效承瞪着他,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过,臣还有一言,不晓得陛下想听否。”

“……说。”

“宫中看守森严,宫门落了锁后,任何人无召擅入乃是死罪。可在俞安出生的那一晚,白阁老瞒着先帝亲自到了内庭司,陛下若是不信,臣这就去给陛下查来……”

“他那个时候,只晓得俞安……晓得陛下如今嘴里的孽种,是陛下的亲骨肉。求到太后面前时,他也只是想让那孩子活命。陛下您当然可以说,他只是留了条命罢了。但是……这不唯独是阁老在给他自己的子孙留后路,他这是在给陛下您留念想。”

方效承一时没说上来话,严彭便行过礼准备离开了,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臣忘了告诉陛下。陛下说的那个孽种,如今已去了叛军营里,用自己切了他们造反的由头。迟不过后日,消息就会传回京里,陛下不必心急。”

说完,他就像一刻也待不下去一般,转身便离开了空荡荡的大殿。

然而这一切,倒像是个小插曲,白家旧案悄然重审。本该是个大事,却被一封又一封的战报压下去了。

不过旧案重审,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官场中,一夜之间就革职待办了不少人,六部的值房都显得空荡荡的。

可是毕竟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当年两个主犯,一个是假冒出来的,现在跟着逆王谋反,逮住了就是个死。另一个已经因为弑母通敌等等罪名被下狱了,左右添一个罪名,如何死的问题。

不过严彭不在乎这些,等审结后,北原军里如果还有当年幸存的战士,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衣锦还乡。在湖州甚至躲到南淮的白家人,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活着。

还有在湖州的宗祠,虽然他们的尸骨收不回来,但起码全了衣冠。那么那些个莫须有的魂魄……也可有个歇脚的去处。

白家再次被人提及时,也不会再有人闻虎色变地噤声,也不会带着个谋反的尾巴。

纠缠了他十四年的噩梦和大火,估计也会烟消云散罢。

“玉声,你想甚呢?”

“嗯?”严彭忽然回过神来,被秋风一吹一下打了个哆嗦,“嘶……何事?”

戚逢有些犹豫:“之前尉尚书不叫我告诉你,可你总得晓得,我就……就与你讲了。河东那边情况不甚好,叛军越来越殊死抵抗……”

“今晚上把这拔下来,否则他们真该蓄窝过年了!”常安用力戳在了舆图上一处县城,“和商原侯那边有联系了没?”

头上还带着孝巾的小将军摇摇头,他父兄早就死在了北原,是最近商原侯收复了北寒关,这才传回来信。

“北寒关都回来了,他们最多算流寇,算个屁的叛军!”常安拍拍他的肩膀,“今晚上好好歇着,明日拿下此县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给你。”

从北寒关吹过来的风里都带着雪沫。

钟雨眠咬着纱布,将伤口缠得紧了一些,睫毛上已经结了一层薄霜。

她在这里拖了胡人和叛军快两个月,只等着阿爷和阿爹从北寒关赶回来,就能一举南下,彻底收拾了叛军。

可前日才传信,今年北原的风雪又提早了一些日子,可能又要耽搁在路上。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钟雨眠刷地一下走出帐,突兀地吼了一嗓子,“和之前规矩一样,谁的班哨上没及时发现叛军,没拖延叛军至主力到来的,一律军法处置!”

“是——”

钟雨眠此时未做女儿打扮,也不是在西北时那浑似异族少女的一身,而是套着轻甲,将长枪横在身后飞身上了马。

“巡营去,走!”

几个亲卫应了一声,也纷纷上马,随她而去。

北风正紧,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也就能掩盖住细碎的马蹄声。钟雨眠巡营回来后已经是下半夜了,风并没有停,反而越来越烈。

她有些慌,但又不晓得为甚,最后索性攀上了最临近城门的班哨。

“郡主,您如何来了!”

“抓你们在这偷吃!”钟雨眠装模作样地一背手,“烧鸡,烧酒……都哪来的?”

两个士兵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前些天,去叛军县里偷的……”

钟雨眠想板着脸,然而失败了,没一会就坐到了一起,然而她只喝了一口烧酒暖了暖身子,并没有动那只珍贵的烧鸡。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