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186)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殿下,多保重罢,花盏走了。”

梦里的场景越来越远,最终,方俞安在一片黑暗中睁开了眼睛。他眨眨眼,忽然发现自己的袖子已经被泪水浸湿了。

天还黑着,更漏一声一声有条不紊地滴落,圆月亮也才挂到夜幕正上空。

他凑近看了一眼严彭,气息很稳,看起来睡得很熟。他又去加了些炭火,就着这点稀薄的困意,窝在小桌上,继续睡了。

一夜无梦。

正月过去,二月过去,阳春三月时,京里却并无春天的迹象,依然整日地刮着北原来的冷风,直能把人掀个跟头。

不过方俞安似乎无心去注意这些细小的变化,除了柯蒙多一事,他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三月初,齐汝钧把最后交换的条件定款送到了朝廷。方效承也倦了,草草看了一眼便准奏,叫齐伯渊挑人,把胡人运了过去。

随之而来的,还有关于边市的各种折子。

高瑞在二月便动身回了松江,据说当天送行的人从南大门排到了北大门。吉祥还按耐不住凑了个热闹,回来便说都是些子虚乌有的。

高瑞走了,但朝政还得继续办,于是户部尚书吕炳德便顶替了高瑞首辅的位子。

吕炳德和高瑞是同榜进士,当年两个人的位次还叫白治珩与他人有过好一顿争吵,最后还是高瑞老爹在朝中的一点关系,将吕炳德压了一筹。

不过吕炳德并非争强好胜之人,小事一桩,又不是差一步当状元,以是两人这么多年也算志同道合。

然而吕炳德运气不算好,刚走马上任,就遇上了个大麻烦。

由于方俞安一力请求,朝中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跟着鼓动甚改制了。如今吏部走了高瑞,没人压得住郑必先,他便雷厉风行地开始着手考课。

改了考课就要动赋税,而户部之前因为卞修一事,心里的一碗水早就端不平了,墙头草似的晃悠着,态度非常暧昧。不过有吕炳德在,就算郑必先喊破了喉咙也没用,他是不可能动摇的。

“不用管他们,郑大人改您的就是了。”严彭为郑必先续上了茶水,然而对方渴急了似的再次一饮而尽,“慢点慢点……从高瑞换了吕炳德就是换汤不换药的事,郑大人不必如此动怒。”

郑必先抹了把嘴:“那老物还真是纹丝不动!任我说破嘴皮,他愣是一点不打算配合!简直是不讲道理啊!”

严彭的伤并没有痊愈,不过此时朝中热闹非凡,他就算不在其中也难免想看看热闹。

虽然每次都被方俞安抓回去静养。

“郑大人也不应每次都与其硬碰硬,”严彭轻声道,“适时无底线地退让一二,给咱们的御史台留些空子。”

郑必先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笑容:“是啊,我真是气糊涂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御史台那群人向来眼里揉不得沙子,被他们弹劾不是甚好受的。只要说一句户部拖沓又拒不配合,那么孰是孰非就明摆着了。

“如此高明,一看就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郑必先笑道,“若是旁人问起,我要不要把你推出来?”

严彭坐得有些乏,不甚讲究地靠在椅背上:“那我只能卷着京里的资产跑回湖州喽。”

郑必先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严彭可不是每个月喝西北风,指着朝廷的俸禄活着的穷官,人家手里还有商帮呢!

“得,我等着您在湖州发迹。”郑必先起身,收走了桌上散落的文书,“回见!”

白日里王府少有人来,一是方俞安怕吵着“病号”休息,和人谈事也会在外面。不得已非要回到这摇摇欲坠的王府时,也尽量能快则快。

二来……其实现在很多人并非投靠方俞安,而是冲着他的改制来的。他们大多数是戚逢这样只晓得埋头做事,或是心怀天下之人,总跑到王府来,外人诟病成党争,说出去也不好听。

也只有严彭,大喇喇地直接住在这,一点也不在乎外面如何说。反正他现在和平民无甚区别,爱住哪住哪。

严彭收拾了一下小桌,拿出乌晟托人送过来的账簿,翻了几本就架不住眼皮往下沉。看来迟先生说得不无道理,这一次没个三年五载,怕是恢复不来了。

半梦半醒间,他好像听见了脚步声,还以为是方俞安回来了,勉强抬起眼:“今天如何这么……早……早,早啊,师父。”

刘凤枝本来看着他一点血色都没有的脸,还有露在外面带着点血的纱布和周围挥之不去的药味,别提有多心疼了。再怎么说,严彭是他徒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哪里让他受过这样的苦!

结果开口一句,就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屁!吃苦吃少了!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