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181)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严彭含混不清地抱怨了一句什么,又转头接着问戚逢:“乌晟不是一直帮你呢么?”

戚逢还没从惊吓中回过神:“啊?啊……对,只是乌晟助力有限。对了,还有一事,听说陛下有意裁撤锦衣卫。”

“早该裁了,”严彭道,“不必管此事,时候一到,锦衣卫自然倒台。本就是太祖皇帝临时加办的,并非除了此处陛下便无人可用了。”

方俞安点点头:“这话不错,只是这样一来,恐怕高瑞要不高兴了。”

“他也嚣张不了几天。”提起此事,戚逢难得地笑起来,“他老母的尸身果然有问题,听乌晟说,这位首辅大人正打算上书回家守孝去呢!”

然而方俞安却发现了什么:“乌晟说的?”

“对,”严彭接话道,“只是巧合,送葬的队伍正好要路过湖州,索性一锅烩了。”

戚逢莫名打了个寒颤。

“还有,玉声啊……”戚逢本想把话拐个弯,稍微委婉地问问,然而脸都憋红了也没说出来,最后还是放弃,“罢了!我直说!吏部批文,叫你冠带闲住!”

“哦,”出乎戚逢意料,严彭没有任何激烈的反应,“正好,我在御史台还有些物事,劳烦山秋有空帮我收拾回来。”

戚逢一脸无法理解,连一旁的方俞安的反应都比他大:“冠带闲住?如何会这样?”

“我去问了吏部郑大人,他说是高瑞进宫时谈起了玉声的事。好像还说什么,赵天明虽然勾结外敌叛国,但查出来的东西未必都是假的……”

冠带闲住,与直接革职为民的区别只有这一个官身。名义上讲依然是官员,但能不能被重新启用就是另一码事了。

“我估计这不是高瑞的手笔,他恨不能我直接死在镇抚司里以除后患呢。”严彭又拿了一块蜜饯,“应该是陛下网开一面,他才来了这么一手。”

“不是,你……”戚逢一时竟然无话可说,“你也太镇定了!就不想想应对之法吗?”

严彭一摊手:“应对甚?你瞧瞧我现在这样,坐起来还要俞安拉一把,你让我到哪个衙门去办差啊?这不正好么……等天暖和些,那时我也好得七七八八,就回湖州看看。”

戚逢:“……”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我看你就是不想在朝堂办差了,”方俞安冷笑一声,“拿朝廷的银子,过自己的快活日子,这算盘打得可真响。”

“确实不想,”严彭眯起眼看着他,“不仅拿朝廷的银子,还拿当朝的皇子呢。”

戚逢:“我,我还有些事,我先走了!”

其实此事并不像戚逢说得如此简单,甚至在朝中还掀起了一点波澜。严彭虽然没有太大的名声,但办的事总归是有的,大家又不眼瞎,心里都有一杆秤。

据说户部的那位卞修上书格外积极,还被当成气急了的方效承的炮灰,给扔出了京里,跑到别处做小吏去了。

刘凤枝自然也去面圣了,可他是如何进去的,便是如何被禁军客客气气请出来的,只撂下一句话:陛下说了,不改主意。

“你是不是又点灯熬油了?”迟畔盯着严彭,审犯人似的问。

严彭坚决抵抗:“没有,昨晚上殿下熄灯我便睡下了。”

顾及刘凤枝在这,迟畔不好破口大骂,只好拉救兵:“座师!瞧瞧你这好学生!照你如此下去,就是明年四月也养不好!”

“帮凶”方俞安有些忐忑:“如此严重么……”

“他那脆骨头一别就折,再加上余毒,又是遍体鳞伤的,伤了根本本来就不易恢复!”迟畔的声音越来越高,“你瞧瞧你瞧瞧……唉!我可再不管你了!”

刘凤枝拽着迟畔:“好了好了……玉声,你看给咱们这位文曲星气得!你啊,就是不让人省心。”

这一点所有人都颇为赞同。

“师父,您是刚从宫里回来?”

刘凤枝点点头:“本来是想着劝解你两句,不过看来似乎不用多此一举了。正好,你清闲下来亦可安心养伤。”

严彭失笑:“师父,我又不是受了多重的伤,哪里用得着如此小心翼翼?等复印开朝,还有得忙呢!”

方俞安反应过来:“你说改制?”

严彭点点头:“高瑞不日就能回松江守孝去了,虽然这点麻烦没能彻底把他拉下水,不过好在是让他走得远些。此时不改制,还等他回来慢慢商量么?”

刘凤枝也赞同道:“确实,前有赵天明一事,想来阻力还能小一些。”

“可是,若是改多了,会不会有人不高兴啊。”方俞安忽然道,“比如若是辖制皇商,就一定会涉及宫里。”

严彭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他是怕出挑太过引得方效承不适:“这样棘手之事能避则避,若实在躲不过了,倒也不必怕他。”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