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生(55)

而沈沧海要选择复仇,那么自己愿意成为他手里最锋利的那把刀!

少林大殿之中巍峨庄严,大殿之中如来佛祖法相森严。此刻只有一个看着香火的小沙弥守在殿前偷偷打瞌睡。陆昭毫不费力的绕过大殿,往寺内走去。

罗汉金刚,观音菩萨面无表情的注视着陆昭的行径。他经过达摩院、戒律堂、普陀院,终于来到藏经阁。

藏经阁内空无一人,甚至并未上锁。陆昭推门而入,并未惊动任何人。他阅过一排排的书架,在藏经阁深处终于发现了自己要找的易筋经。

他告罪一声,“事急从权,愿众高僧勿怪。晚辈陆昭,定当将易筋经奉还。”他拿了易筋经便想走。

谁知刚到门边,原本是打开的门,忽然被一□□吹上。

一老僧白须白发,身着裟衣,目光平和,无声无息的站在陆昭身后,“我寺创寺百年,亦有无数小偷潜入藏经阁,抄阅群书。但陆施主这种将我寺原本拿走之人,老衲还是第一次见。不知可否请陆施主放下。”

陆昭浑身一震,下意识的脑海里冒出一句:难怪此处无人看守,原来有此等高手。他咬了咬牙,将易筋经塞进怀里,抽出双锏,目光冰冷。“若是我偏不放下呢。”

“阿弥陀佛。”老僧念了一句佛号,目光悲悯,佛法无边。

--------------------

第29章 二十九

藏经阁内,两人缠斗的难舍难分。

只见红衣一跃而起,从上至下劈下,老僧如入定,双手上翻,俨然接住陆昭的杀招。

老僧向外推去,陆昭抵挡不住,连退数步,被逼至墙角。老僧却纹丝不动。

少林寺常以佛法论高低,并不以武学造诣平白压人。是以当代少林之中,既是方丈的智能大师又是少林的第一好手。陆昭曾见过智能大师出手,若是他奋力一战,尚有一丝转圜之机。但他没想到少林之中还有此等好手。

他想到仍在山下的沈沧海,他只能赢不能输!

这是陆昭此生一来的第一次只想赢的念头。他从前来顺风顺水,同辈之中亦没有武功造诣高于他的人,就连叶清玄也稍逊于他。他行走江湖以来,更是不闻败绩,是以陆啸常拿他当成炫耀的资本。

他自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亦是时常谦虚自省,就连武林大会上,也做好了可能会落败的准备。谁曾想在他最想赢的时候,偏偏遇到这样的对手。

他咬牙再出手,老僧却不看陆昭。锏法可以刀枪棍棒之法化形,加上陆昭亦是极聪颖者,一套锏法用得是融会贯通。

可是不管他怎么出招,老僧都有抵挡之法。他此刻气喘吁吁,反观老僧仍是一副平和表象,丝毫不在意陆昭。

“陆施主,只要你将易筋经放下,老衲仍旧放你离开。”他见陆昭内力将近,出声提醒。

“你与老衲已战至将近一个时辰,老衲甚是倾佩,果然英雄出少年。”他对陆昭的语气中充满赞赏之意。“只可惜陆施主你盗取我寺最高经法,实非英雄所为。”

“你们佛家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是有此话?”陆昭强撑在原处,他的红衣汗津津的,像是从水里拎出来一样。

“陆施主此举,原是为了救人。”老僧洞若观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陆施主强求易筋经,亦是为人强行续命,可知该放手时须放手。”

“不可能,我放不下。”陆昭听不得老僧佛语。“若我放下,这世间白茫茫一片,又还有何乐趣。”

“为何团团转,只因绳未断。”老僧深深看一眼陆昭,见他有走火入魔之势,“贪嗔痴,陆施主红尘中人,自有此劫。老衲不便多言,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陆施主心魔已起,愿好自为之。”

说着单手向上,掌心向外,捏了一句法号,“请陆施主归还易筋经。”

陆昭咬牙,自知今晚势必不能将易筋经带走,只好恭敬的放在老僧的手上。“大师可知一物降一物,我自有心魔,亦有可解心魔之人。”

“只是大师冷言冷语,亦让晚辈心寒。”陆昭对着老僧一拜,“我闻少林派乃是当年达摩祖师自西域天土而来,跋山涉水,将佛学弘法传入中原。”

“自有此事。”老僧伸手一推,将易筋经物归原处。

“那大师可知,达摩祖师在出家之前,亦是红尘中人。他出生高贵,是他们城邦的王子,整日骄奢淫逸,家中银钱无数,亦有娇妻美妾。”这些不是什么秘密,只要稍稍对佛学有研究之人,都会知道达摩祖师的故事。

上一篇:真纨绔娶了假公主下一篇:不归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