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春藤(138)

作者:江湖千澍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噢,原来玄月在长城安是有一户好人家的。”也不知道小七到底是不是放心,他把目光从那户人家的院子中一株橘子树上挪开,夕阳正落在那株橘子树为数不多、鲜青泛黄的瘦小的橘子上。

“小七!”玄月惊呼一声,丢下碗筷,过来就追。

含着泪,或许也有不知名的委屈与哀愁,小七一路狂奔,他确信,自从他的右腿被“毒刺”导弹炸断之后,他便没有跑得像今天这样快过。转过济民胡同,到了一座土地庙,他靠在土地庙门口的一株粗大的枣树失声痛哭。

--------------------

第68章

==================

洛阳离长安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黄巢在洛阳城兵戈西向,给长安城的老百姓生活造成的影响可谓有限。一则老百姓并不知道战况的真实情况,只知道黄巢在广州蛰伏数年,今又北上吴越,挥戈西向,直取山东、河南一线。二则老百姓被朝廷的宣传所蒙蔽,只道是黄巢一个举子,屡试不第,无非是胸中郁闷,到长安城来讨要个赐进士出身罢了。否则,以朝廷神策军的强悍战斗力,别说是一个黄巢,就算是十个黄巢,也别想打进长安城。

如此一来,老百姓对黄巢进京的情形倒是没有太多担忧。朝廷中,对黄巢能否打进长安城的意见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战派认为,黄巢是一介书生,领兵打仗自然并不在行,只要在潼关至渭水一线打他个伏击,黄巢便会土崩瓦解。媾和派却认为,大唐盛世走到今天,也殊是不易,万不可毁于战火,黄巢的主张无非是要求朝廷给他功名利禄,给他就是了,黄巢在岭南养精蓄锐,一鼓作气,北伐西进的,势不可挡,不可硬碰硬。

唐僖宗被两派观点说得头晕脑胀,但他清醒地意识到,这仗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所以,他支持在潼关和渭水一线设伏。

尽管长安城对黄巢是否有能力进犯京都有着不小的乐观情绪,但李儇心里是清楚的,藩镇各自为战,其实也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各保性命,各保实力,根本就不会对黄巢的来犯之敌予以杀伤,只要黄巢不杀进他们的城市,他们定然也没有拿着朝廷的粮饷为朝廷平叛贼寇的想法,这就是大唐目前的现状。如果朝廷能够领导藩镇,那么黄巢哪有机会在岭南休养生息这么几年,现在黄巢羽翼丰满,而朝廷却是每况愈下,日薄西山。

吉凶未卜,李儇心烦意乱。本来,在大明宫中还有一个素月可以理解他,可以与他互通心意,而现在素月音信全无,生死未知,怎教他不孤单凄恻?

当初就不应当听田令孜的,让素月跟着那个小七去刺杀黄巢,小七还是个孩子啊,兵荒马乱的,他自顾不暇,哪有精力照顾素月呀,都怪自己当初大意,也不能全怪自己,素月那丫头非得跟着小七去,拦也拦不住,唉……

长安城到洛阳城的官道已经因战事而隔绝了,走官道小七已经无法到达洛阳城了,只得南下襄阳,再从襄阳北向,唯有如此,才能到达洛阳。到襄阳城的路倒是还畅通,小七5日便到达襄阳城,襄阳城已经被冲天大将军黄巢拿下,为防止长安方向的军事渗透,襄阳城戒备森严,全城军事化管制,常常为缉拿长安城来的探子而弄得鸡飞狗跳。

很不幸,小七前脚刚踏进襄阳城,后脚便被黄巢的卫队盯上了,近些天,自长安城过境的旅客大多都被他们盯上,经过他们一通刑讯逼供、严刑拷打,这些旅客大多承认自己是朝廷派来的探子并说出了许多令人咋舌的军事秘密,有钱的花钱赎罪,没钱的且身体好的,编入队伍,没钱的身体又不好的,直接拉到城外的小树木丢弃了事。

若不是右腿受伤,卫队的这七八个人小七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但现在他龙游浅水、虎落平阳,只得眼睁睁看着这几个家伙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一个当差的迫不急待打开他的包袱,“才十两!”这十两纹银是一个临界点,是打与不打、放与不放的临界点,这也着实让这几个家伙有些为难,“先鞭笞20吧。”领头的说。

眼看皮鞭就要落下,小七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吧,“各位军爷,我是来自长安城,我是来给冲天大将军送信的,我和大将军是朋友,以前在黄州城就见过的,各位要是把我送到大将军那儿,我定将酬谢每位纹银20两,如何?”

领头的仔细打量小七,发现这家伙虽然腿是断了半截,但这家伙眉目清朗、气宇轩昂,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便说:“你如何保证我们每人纹银20两?”

“这个好办,我可以签字画押。”

上一篇:野山猫与白玫瑰下一篇:再度与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