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京京想俩人有过感情,现在感情依旧还在吧。
回家的出租车上,贺京京先用手机给杨闻昭发了条文字感谢信。她只是不爱说话,人情世故还是懂得的。
她按照马女士的喜好点好晚餐外卖后,才给舅舅打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后被挂断,舅舅估计在应酬。她又拨了小姨的号码,这次很快被接通。
只不过没等她叫人,小姨在电话那端开始噼里啪啦说个不停,两姐妹的话痨属性真的一模一样。她不知该从何打断,最后还是旁边的马女士听不下去,从她手里接过电话,给自己小妹说,“我刚刚差点瞎了,才做完手术。明天你没事的话,来我家陪我说说话。”
马女士在车上抱着女儿的手机和妹妹聊起来,好几次京京想打断她,其实是想提示她,自己手机电量不多,一会儿还要付车费和接听外卖小哥的电话。没等到她开口提醒,马女士把手机归还她,已经自动关机的手机。
她收起手机发呆之际,马女士又和出租车司机聊上了。贺京京头靠着窗户,看着外面的夜景,心里不由的想,下午在医院妈妈应该是非常难受吧,不然以她的社交能力,恐怕早就与杨闻昭和急诊科医生聊个不停了。
明天周日,自己还可以休息一天。下周要不要给妈妈请个护工,在她眼睛恢复期间帮着端茶倒水和做饭。明天又要给爸爸解释,她要在他的时间里挪出一周来陪妈妈,还不能告知他真实原因。恐怕俩人又要隔着电话吵起来。烦。
更烦的是,小姨会和小舅妈会一起来家里。她小姨会委婉的告诉她要利用年轻时候的美貌,那么她舅妈就是大大咧咧地嚷出来。
马女士也不喜欢自己的弟妹,不过碍于自家弟弟和侄子的面子,会在她胡言乱语时候打断她。京京不喜欢一切打着为你好名义的关怀,仿佛每一句话背后的潜台词都是,这孩子怎么还是这么不懂事。小舅妈这几年看她的眼神,就仿佛是看一个胡闹的孩子。贺京京特别不喜欢。
她打断了妈妈和出租车司机的闲聊,“明天,小姨和舅妈什么时候来?”
“上午吧。具体几点没说。怎么了?”
“噢。我就问问。”她想得是,明天早饭后她借着买菜的机会,去菜市场多呆一会儿。相信她们也不会在家里吃中午饭。小姨家有做饭阿姨,舅妈宁愿去小姨家蹭饭也不愿意在她妈妈这里做饭。
“你不会明天白天想回你爸那儿吧?明天老老实实在我这儿呆着。”
贺京京在妈妈开始长篇大论前,先回答了她的问题,也把她的指责都堵回去。“知道了。不回。”
车子到小区楼下,她用包里的现金结了车费。上楼回家,外卖已经放在门口。在手机充上电开机后,她通过外卖平台给骑手打赏了小费。希望骑手小哥能因为收到小费,在心里少骂她几句。
打赏完,也看到了杨闻昭发来的回复,不客气,外加一个微笑的表情包。
她不确定这个表情包仅仅是表达亲切的温柔的慈祥的微笑,还是聊天到此为止的委婉表达。不过,不管代表哪个意思,聊天都是要中止的。她表达了谢意,他回复了客气,对于不太熟的两个人来说都已经足够了。
马女士的眼睛现阶段不能看电视,不能刷手机,她又没有耐心听音频,只好抓住女儿聊她们退休老人旅行团的那些人那些事。
“你谈伯伯和王阿姨估计要去美国帮小晖带娃了。小晖媳妇又怀孕,马上两个娃,媳妇一个人也照顾不来。小两口原本只想让你谈伯伯过去,爷爷帮忙带老大。媳妇不想让你王阿姨过去。她们婆媳因为当时照顾大孙子的时候闹得很僵。
小晖媳妇的妈妈是乡里的,完全不会英语。还不如谈伯伯和王阿姨能说几句,hello……how are you?你王阿姨又不愿意一个人留江城。我们旅行的时候,她每天都在视频中和儿子争取一同过去的名额。”
贺京京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给马女士反馈,比如时不时的“哦…”一声。
马女士只要听到反馈声就会继续。
“小晖在小家庭里貌似没啥发言权,啥事都听媳妇的。虽然我接下来的话,你王阿姨不太喜欢听。不过站在丈母娘的角度思考,有这样一个女婿也挺好的。哎,我对你将来对象的要求也不算高,人呢要有钱,还要上进,人品要好,心地要善良。”
贺京京难得主动接话,“这个要求还不算高?这是顶配的要求,好么?”
人其实都是双标又自私的。马女士批判老贺时,说男方对女方提要求人品要好,心地要善良是为了找低眉顺眼忍气吞声的小媳妇。她不希望女儿去做俯首帖耳的媳妇,却希望她至少找个百依百顺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