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276)

手一划,指着另一半道,“这是晋南王在剑南道收敛的金银。”

两相对比,竟然不分上下!

这可是三分之二金银,还有三分之一归入户部,就这,还有人惦记剩下的东西。

燕文帝怒意渐起,“靖海所获,朕拿的金银不多,多数是奇珍异宝,文玩把件,金银尽数入户部。然过去几年抚恤军中,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多数又用之于民,总额不过几千万两。可他晋南王一人便坐拥此数!”

皇帝当得憋屈。

荣亲王眼神发亮,“那我多抄几个岂不是填满国库。”

燕文帝:“……”

张总管:“……”

张总管看着天家父子俩的表情打了个寒颤,陛下三番两次血洗朝堂,荣亲王总不会三番两次抄家灭族吧?

“咳咳。”燕文帝先恢复理智,“如他这般之人还在少数,真要是有,也不过一两个罢了。”

多了大燕还能撑住?

就像晋南王算计的那般,燕文帝和晋南王属于自家人。往小了说,燕文帝抄晋南王的家底,是自家人管自家事,教训不成器的弟弟。

要是抄没大臣的家财,那是天子权利与朝臣权力斗争。

此事一了,燕文帝又抛出另一事吸引其他人注意,“册封太子。”

谁都知道荣亲王是铁打的太子跑不了了,一时之间,亲王府外访客络绎不绝。朝臣重点被转移,关于晋南王府的事不了了之。

——燕文帝没狮子大开口拿走全部钱财是好的。

现如今天子势大,臣子势弱,燕文帝下定决心要钱也挡不住,不如谋划国库剩下的钱财如何分派,如何成为太子心腹,待他日新帝登基,不被清算。

待钦天监算过吉日后,内务府和礼部众人过上了被荣亲王天天找上门的日子。

六月中旬,授荣亲王泽辉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命皇太子分理政务,抚军监国,百官呈奏,皆可决之。

作者有话说:

走正常程序,户部很可能不批钱,批钱也会被人伸手。皇帝内库不一样了,不走程序,直接当成军费,算是皇帝私人注资(bushi)。

当然,这是架空历史才敢这么干。

第130章 赏赐到账

六月之时, 朝中除册封太子一事外,还有一事让人瞠目结舌。

燕文帝决定开内库赏赐边关,又把之前拿走的金银换了一种形式送到边关驻军手中。

朝中如何上奏不管, 刚被册封的太子又带整改后的水师走水路,半路换马车押送金银去了边关。

时柯又打开了一封密信,这是赵毅遣人送来的。

晋南王府抄没所得财物出人意料,不得不先押送入京。

原先时柯预料地宫宝藏会和这部分金银一起押送入京, 可苏家的地宫宝藏岂是这么好拿的?

苏无风知道,还从里面带出来了东西。但他一人进去和几百上千人进去的入口肯定不能比,还要找专业人士解决入口问题。

此外是晋南王府的问题。

赵毅正带领锦衣卫和部分驻军清理私兵, 探寻地宫宝藏。锦衣卫负责后者, 驻军负责前者。私兵没见着, 反倒清扫了几个落草为寇的匪寨。

信上还吐槽了一遍晋南王府门客的不靠谱,分开审问后,锦衣卫得到了两种说法, 一部分说是私兵藏在山里,另一部分说是私兵护送晋南王世子南下渡海。

一合计起来,谁都认为自己一方是真,最后还动起手来, 结果锦衣卫去查, 谁说的都不对。

管家无意之中说漏嘴,锦衣卫连夜审讯才得到真相。

晋南王有一门客,实乃心腹之人,不管是勾结前太子还是豢养私兵皆是此人所为。甚至于, 苏宁接触时柯亦是心腹门客出的主意。

据说, 晋南王府的私兵一直掌握在此人手中。

时柯看完后若有所思, 思及曾经的苏家, 肯定这人身份有异。他折好信,浸了墨汁,稍后一并焚毁。

“苏家。”时柯叹口气放下笔。

想着谜团重重的那场大火和来去无踪的苏无风,只觉得头都要大了。

多思无益,正好边关上月已经下种,他还是去看看农耕是否有改进空间吧。

草原王庭大帐之中,呼延汗正与其余部族瞪眼。

自从去年大雪,牲畜冻死,今年羊毛产量锐减,换回来的盐巴、茶叶根本不够几个部族分配,于是形成眼下场景。

谁也不肯想让,这是关系部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口粮不够这一年都不好过!

部族之间同样会发生掠夺,弱小的部族会被吸纳进大部族,充实牲畜,还能多些好儿郎为部族征战。

呼延汗正待分配,忽然有人来报,“大汗,青松先生正欲求见。”

上一篇:星际第一造梦师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