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我长安花(159)

作者:喃喃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蕴清冷如玉的声音响起。

他的口吻如水一般平静,却能让所有人听出一股子笃定和决然之意,昭彰着此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好罢……”

赵将军既是不甘又是感佩地叹了口气,却并不感到意外。

只是不由感叹:老谢家的情种果然是一脉相传的,世子他爹当年不也是除了长公主,其他的狂蜂浪蝶看也不看么?

谢蕴见赵怀威没有纠缠的意思,在心底对他点了点头。

他能理解此人的心思。

昔日的淮安王退隐,接管西北军的成了他,谁也不知道两人到底能不能一条心。用姻亲拉拢再正常不过,只是在他这里行不通而已。

不过,天长日久,日后他自有手段,让赵怀威归心。

而如今最要紧的事,则是——

“将军派叶穹不远千里来京城报信,恐怕不止是为了朝中高官通敌之事罢?究竟是什么事,让您把我召来西北?还是说,您有了证据?”

谢蕴目光灼灼,直直望向了赵怀威的眼睛。

第66章

数十年的忠心耿耿,不过是一个刺眼的钉子。

赵怀威有些浑浊的目光微凝, 似是没想到谢蕴能这般敏锐。一旁的叶穹也不自觉放轻了呼吸,脚步停了下来。

片刻后,老将军风霜的面皮一瞬紧绷后又很快松开, 指了指街边的一座茶楼:“我们上去说。”

渔阳府的茶楼,与京城的结构相似。一楼是平头百姓们听书的地方。几人走进去之时, 一场书正说到高潮处, 惊堂木一拍, 台子下的观众们纷纷叫好, 欢呼声雷动。

“这讲的是什么?”洛书见了, 忍不住问小二道。

小二见来客衣着不凡,问也没问,直把人朝着二楼的雅间领:“回这位客官, 先生方才讲的,是淮安王三千轻骑破北戎王庭的故事。”

赵怀威几人闻言,皆有些讶色。

“淮安王, 莫非你们还记得他?”洛书又问。

小二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顿时笑了:“想来这位客官, 不是我们渔阳本地人罢?”

他也不等洛书回答,便道:“客官可知晓, 咱们渔阳府从前可不是边关, 安全得很呢!只有淮安王与西北军驻扎的地方,才叫边关。”

“可惜十年前淮安王不在西北后, 戎人们就没有怕的人了, 时而不时地来劫掠, 渔阳府才渐渐成了边关的。”

说完后, 还可惜地摇摇头:“若是他老人家还在就好了。”

“原来是这样啊……”洛书还当真不知有这一段内情, 不由喃喃自语。旋即就看见赵怀威面露惭色, 闷声不语。

他怀疑自己说错了什么,有些慌张地望向谢蕴。

小二说完这番话后,再没有节外生枝。把四人领入一间雅间、点了茶水之后,就撤了出来。

雅间中,只余他们四人,一时寂静无声。

“世子,此地真不是我安排的。”赵怀威笑容虽苦涩,仍是在与谢蕴解释着,担心他以为茶楼中的一幕幕是有意安排、拉拢人心的戏码。

“谢某知晓赵将军心怀坦荡,绝非蝇营狗苟之辈,自然不会做出如此揣度。”

谢蕴不疾不徐地啜饮了一口清茶,又道:“不过方才小二的话,也请将军莫放在心上。”

“嗨。”赵怀威无谓地摆了摆手。

“那小子说得不错,我实不如王爷远矣。这几年剖肝沥胆,仍是让戎人侵入了渔阳几次,扰得此地打乱,许久才能恢复元气。他们怨我率军不如王爷,也是应当的。”

“将军此言差矣。”

谢蕴眸色深沉,直视向赵怀威的眼睛:“将军与谢某皆心知肚明,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戎狄时常来犯,非是你我之过。”

“所以您手中掌握了何种证据,指向的究竟是谁?”

从叶穹上门的那一刻,谢蕴的心中就隐有猜测。倘若赵将军不知道那位于北戎有关的细作究竟是谁,他所做的应当是拜托王府蛰伏于京中,寻觅蛛丝马迹,探求真相。

而不是请他前来西北。

如此反常的行为,只能说明他确定了此人的身份。又因为对方贵重,必须由王府的人出面处理。

惟其如此,方能说得通。

谢蕴深邃的幽瞳中暗光灼灼,盯住赵怀威饱经风霜的脸:“赵将军,现在可否告知谢某了么?”

赵怀威面上层层的纹愈发深重,胡须微微颤抖,仿佛要即将宣布一个艰难的决定。

“罢了!此地既然没有旁人,那就不妨告诉世子。这些年北戎的奸细们,好些趁着内乱之后的空当混入渔阳府中。老夫确实搜集来了些证据,甚至捉来了奸细。”

“几经审问之后,探出此事与……那一位有关。”

与此同时,他做了个以手指天的动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