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一千块呢,嘟嘟胖胖辰辰三个人一人分三百。
“不过一千块钱少了点。”
姜音将银耳汤放在一旁,笑着说:“买方子的人肯定是要拿这方子去做糕点卖,如果卖的好,卖十年八年都有可能,现在房子价格都在涨,糕点的价格肯定也会跟着涨,这一千块钱的一口价买卖,实在不划算。”
如果是以前,赵奶奶肯定还会有点迷迷糊糊。
但是现在赵奶奶自己做生意,她一听就懂了。
他们的糕点那么好吃,肯定卖的很好。
那就是源源不断的钱啊。
就他们茶馆,赵奶奶一个月卖茶叶蛋都能赚几十块。
那还是个什么食品厂,生产的糕点不知道要拿到多少家店去卖。
如果生意好点,那一千块钱一个月就能赚回来!
赵奶奶在心里算完账,情不自禁骂道:“真是奸商,还以为我老婆子是那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呢!”
老马老朱他们听完姜音的话也惊叹看向姜音。
赵寅这媳妇,真不一般呐!
第256章 分成
既然已经有人上门来打探想买他们的方子了,证明他们的糕点已经被某些人注意到。
后面肯定还会有人来买方子。
自己平时要上班,那些人也说不准什么时候来。
姜音便干脆跟赵奶奶把这事情仔仔细细捋了下。
方子可以卖。
但是不能一锤子买卖。
得分成。
他们这个就算技术入股。
现在又不像以前家里那么缺钱,就算初期分不到什么钱都无所谓。
“如果后期抹茶糕卖的好,就有源源不断的钱。”
还有一句话姜音没说。
如果赵奶奶在赵辰结婚前走了,这就是赵辰最靠谱的最实实在在的嫁妆。
赵奶奶其实也想到这块去了。
但是她想的是,这方子是姜音给她的。
未来肯定不能都给赵辰,那对姜音他们两口子多不公平。
一分为三,赵辰嘟嘟胖胖三个人一人一份。
在嘟嘟胖胖长大前,他们的那份就给姜音。
如果赵寅姜音需要用钱,这钱也可以给他们救急用。
如果他们不缺,那就是她这个太奶奶给他们留的。
赵奶奶点点头:“小音你说几几分啊?”
“刨去所有成本,糕点的利润三七分、四六分、五五分都行。”
这东西的技术含量其实不高,这时候的人也没有专利意识。
说不定糕点刚上市,就被其他厂子学了去。
姜音能说分成,肯定有她的底气。
除了抹茶糕外,她还有许许多多糕点的做法。
这都是她的底气。
不出姜音所料,第二天就又有人找上门来了。
来人还是沪市食品厂的主任。
沪市食品厂生产的罐头那可真是鼎鼎有名,厂子有钱,价格也开的高,所以主任来的时候也很有信心。
“两千块钱买您的方子,您以后可以继续卖,但是价格不能比我们我们厂生产的糕点定价低,并且还是跟现在一样,每天就卖两锅,不能再多了。”
说完就打开公文包要把合同给赵奶奶。
“不用了。”
顶着沪市食品厂主任诧异的目光,赵奶奶说:“我的这方子不这样卖,得分成,你们厂子卖这个糕点赚的钱跟我五五分。”
???
“你疯了吧!”
主任第一反应就是赵奶奶疯了。
他们沪市食品厂这么大的厂子,生产的吃食在全国销售。
随便一样产品,一个月赚的钱说出去都可以吓死面前这老太婆。
她怎么敢开这个口呐!
赵奶奶喝了口茶,“我没疯,我这方子,只能这样卖!”
食品厂主任第一次被人这么下面子,脸色很难看。
“行,你就这样卖,我看你这方子卖不卖的出去!”
当天下午,原本蠢蠢欲动想买来赵奶奶方子的人都打退堂鼓了。
赚的钱都要跟她分,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上面的领导肯定不会批。
也有人觉得这其实也不是不行。
但把这话给上面领导一透露,直接被领导骂了回来。
他们这么大的厂子,怎么能被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婆拿捏。
想都没想!
后面几天,都没人上门来买方子了。
说不失落肯定是假的。
两千块钱呢。
都可以在清河县买一套房了。
如果是以前,赵奶奶早就后悔到昼夜难寐了。
但现在......她也没那么在意。
他们茶馆现在一年也能赚两千多。
赵奶奶清了清嗓子,默默想,这就是自己会挣钱后底气足吗?
第二天是周天,姜音赵寅都休息。
在家里闲着没事,姜音便又做了一个新的小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