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么一瞬间,赵淮是真的想一把火将赵家烧了。
和宋家一起烧了。
赵淮归国的时间愈发少了,他常年待在国外,也不去见那些女人,只是醉心于医术,希望能将大厦将倾的国土给挽救回来。
再回国内,已经是二十二岁。
赵淮从青葱仓皇的小伙变成了疏冷优雅的绅士,只是他变了又好像没变,还是会看见和宋徽音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会愣神,会话多,会联想到宋徽音,然后整宿整宿的失眠。
赵淮自以为做过最大胆的事,就是那一夜,去问逢萧玉要不要离开万城。
当时的逢萧玉很错愕。
赵淮面色不显下是反复踌躇的心脏,“要走就只有现在了,之后就走不了了。”
这句话狠狠攥紧了逢萧玉的心,她近乎是马不停蹄地跟着赵淮走了。
赵淮关进牢狱时,日子和现在乌云滚滚的天空一样,看不见光。
然而,赵淮从不觉得苦。
因为外面有逢萧玉等他。
这一次,他不会守不好青梅,也不会让所有的人伤害她。
水牢、鞭刑,毒虫,这些都没有撼动赵淮的决心,他咬着牙,一点点熬过难熬的日子,只是再出来,陈家却多了很多人。
赵淮也弄丢了自己最爱的那个姑娘。
后来,就是荣德帮逢萧玉恢复记忆。
荣德告诉赵淮的时候,他很愧疚,觉得他是害逢萧玉跑了罪魁祸首之意,偏偏赵淮没什么反应。
不仅如此。
他还在隔天睡了一觉起来后,夸荣德做得好。
即使他的妻子、他的青梅,和他的爱人在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了,属于另一个男人。
再后来,赵淮发现学医救不了国,也没法救人,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历史的大洪流中,亦以此赎罪。
不过他不似那些人,能通过登报这种方式告诉她。
他死了就是死了。
和历史所有细小的齿轮一样,默默无名的淹没在洪流之中。
死前的记忆如走马观花,一一在赵淮面前浮现。
赵淮曾想起过自己曾经随大部队见过他们一面。
彼时的逢萧玉窝在沈嘉实的怀里,懒洋洋的不想动,她看上去好像已经原谅沈嘉实了。
这个认知让赵淮又羡慕又嫉妒,他也想问逢萧玉会不会原谅他,但他的脚却和生了根一样,牢牢扎在原地,一动未动。
等了许久,他还是跟着大部队走了。
一边走,他还一边念念着心里的那句话。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但青梅是青梅,竹马却非竹马,注定有缘无分。
赵淮也和他母亲一样,注定客死他乡。
……
逢萧玉收到赵淮的消息时,已经恍若隔世。
这种时局,死了太多人了。
死的她已经麻木。
风尘仆仆的荣德身上背着一杆枪,腰上还挎着一个医疗箱,不像是一医生。
看过他,逢萧玉的长睫落下,又转而看向他手中的一封信。
她问:“赵淮的?”
荣德点点头,“赵淮死了,为了救一个孩子死的。”
逢萧玉:“这样。”
荣德说:“他本来不想让我交给你的,但是我想来想去,还是过来送了。”
“什么?”
“一把梳子。”
那把梳子带着血,从中间截断,可摸在手上却带着微微的温热,像是人的体温,小字光滑平整,一摩挲便能知道上面刻了什么。
逢萧玉勾了勾唇:“他倒是同往日一般刻板。”
荣德耸肩:“谁说不是呢。”
顿了半响,他又说:“他还有一句话让我送给你。”
逢萧玉:“?”
荣德道:“他说他不喜欢人妻,只是喜欢宋徽音做他的妻子。”
人的一生能有多长,能有几个三百六十五白天。
赵淮不知道。
他仅仅知道,从五岁开始他就ᴶˢᴳ幻想宋徽音做他的妻子,一直幻想到死的那刻。
风声轻轻吹鼓着,从远方带来故人的呢喃:一梳梳到尾,夫妻恩爱不用愁。二梳梳到尾,白发齐眉共携手……
第264章 沈嘉实 (一)
作者:霍临|发布时间:昨天22:19|字数:2031
沈嘉实的成长轨迹是世家子弟典型的成长路线。
贬低,排挤,和压榨。
隐晦的恶意蕴藏在表面的善意中,沈嘉实小时候对这些还分不太明确,甚至会和家中的人一起玩。
但,一次次迎头痛击的是挣扎和死亡。
沈嘉实已经不知道自己游走在死亡线好几次了。
天寒地冻的时候,那些和他同龄的人会将他推入水。
看着他在水里扑腾,挣扎。
最后再在岸边得意地笑:“我说了,他不会水吧。”
胆小怕事的人则是道:“这样是不是有点过分,咱们还是把人救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