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他想起什么,从一旁床头拿来饭盒,打开,放到她眼下来:“我记得你清早就过来了,先吃吧。”
逢萧玉不动声色,“这份是……?”哪来的?
赵淮道:“是一位原先与我交好的护士送过来的。”他担心逢萧玉介怀,略微不习惯地解释着:“我已经付过钱了,你可以安心吃。”
逢萧玉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过会回去吃,陈奶奶他们会给我留饭的。”
末了,她添一句:“你快点吃,吃完我给食堂把饭盒送回去。”
赵淮不由失笑。
两个人推拒着,最后赵淮还是拗不过逢萧玉,等他吃完,他们又说了好一会话。
逢萧玉出病房,已经是过了一点。
穿过长廊,她走下楼梯,原以为已经走掉的人出现在逢萧玉的面前。
轻微皱了下眉,逢萧玉站定在他身边,问:“尉都督什么时候有这种癖好了?”
尉和玉转过身来,挑了一下眉。
他手指捏着一根烟,烟霭缭绕间,整个人痞气十足又桀骜,眸光压低冷然,好似在问她问的什么话。
指尖摩挲片刻,逢萧玉以为自己自作多情了,也没再问,抬足就想走。
下刻,尉和玉眼尖看见赵她手中两个饭盒。
问:“这么喜欢自取其辱,当初在海上月,为什么不干脆从了沈嘉实,也就算了了。”
逢萧玉淡淡回道:“这是我的事,尉都督。”
眼底微光闪烁,她记起什么事来,看似从容扭过头看向他:“说起来尉都督,我记得广市工人的事还没解决,你是这么有空的吗?”
尉和玉:“……”
他难得吃瘪。逢萧玉看完就笑了,“尉都督,可别忘了自己本职的职责。”字音刚落,她抬脚就溜了。
一路溜到食堂,交完饭盒后,直接去医院门口,坐上黄包车。
黄包车一路摇摇晃晃。
距离济和越来越远。
逢萧玉这才深深喘了一口气,她摊开自己的手掌心,刚刚因为过度紧张,掐的自己手心几个月牙大的指甲印。
回到家中,老太太正在嘀咕着,说老爷子日常的种种反常。
前些阵子爱溜达的人,这阵子倒不爱走动了了。
看得她一阵稀奇。
逢萧玉没想出个所以然,宽慰道:“可能是想着大年呢,想在家陪你。”
老太太面色闪过一点复杂,“可能吧。”
“不提他了,烦人。”她撇了撇嘴,摘下围裙,收过扫把,亲亲热热拉过逢萧玉走到二楼去。
逢萧玉一时弄不清楚老太太想做什么。
紧跟着,她眼睁睁看着老太太进了房间,从中拿出一个红封来,交到她手上。
“我们是没有自己的子女的,所以希望你能拿着,这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
逢萧玉忙推回去,“这不合适。”
老太太很坚持,再三要她收下。
着目手上烫手的红包,逢萧玉微微叹口气,还想说什么,就被老太太不轻不重挡了回去:“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上回在我房间也放了钱,这是人情往来,你不收,我下次怎么好意思收你的?”
逢萧玉没法,只能收下。
想到前头的话,逢萧玉小心翼翼看了老太太一眼,“上回那老大爷不是说你们还有一个儿子吗,怎么就没了?”
老太太神色淡淡:“他参军去了,这么多年了,也没一个家书不知道是死是活。”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逢萧玉有点后悔提起老人家的伤心事了,下意识说了声抱歉。
但陈老太太能活到这个年岁,是个心胸宽广的,一点都不介意这些事。
刚好今年是新的一年,干脆和逢萧玉说起来这来龙去脉。
第124章 她救不了他
陈老太太年轻的时候,生育了一个儿子,约莫抚养到十多岁,外头的战火连天,烧到了国内。
而他老子呢。
又是个倔脾气,不愿意让儿子弃文从武,只想让他好好当个儒生。
他儿子不乐意,就离家出走,去当了兵。原本事情到这,也就算了了,可没想到当地临时调了兵,将他儿子送往战场,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来,再没见过。
讲到这里,老人已经满眼泪花,“我也想他,也打听过,还给他们驻扎的部队送过信,可一直没有过回信。”
这年头,没有回应就是最好的答案。
或许已经战死在哪个战场,连个全尸都保不下来,只能缄默。
到嘴边的安慰停了又停,逢萧玉低声:“奶奶,最好的消息不就是没有消息吗?”
老太太失言半晌。
过了良久。
她勉强笑笑,只说:“你说的对,我和老头子这么多年以来,也是这么安慰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