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娇娇+番外(82)

作者:无有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在秦家,她们能安安心心的吃饭睡觉,出了秦氏地头,就得直面这个时代的一切好的坏的,便是没伤人心,妨人心却不能丢了。

然后秦娇让六老爷给她买一张四均弓,六老爷虽说她是“操无畏心”,但晚上回家来,还是带了一张弓并三十支镶了铁矢的利箭。

寒光光的箭矢令人心寒。

六太太好一通埋怨六老爷:“她要弓箭,你就给她买来,她要利剑,你也给她买来么?她才多大,既便知道些事理,又能知道多少?万一手上没个轻重,伤了人怎么好?”

六老爷累了一天,很不耐烦与她争辩,就说:“她知分寸呢,再说,终归是护身的本事,我宁愿她伤了别人,也不想她手无寸铁被人伤了。”

直接倚着床闭上眼睛,不愿多说了。

六太太叹了一声,再没说话,叫人打了热水,拧了帕子给他擦脸擦手。

养了一会儿神,六老爷才说:“前日打听到了一家商队要去渭北,我今儿跟那家主事人见了面,问了些事,觉的跟他们走不大妥当,这些行家子匪的很,做事没个分寸,怕路上反生出事端来,倒不好了。但宽和说,跟他们走虽不妥当,毕竟安全,那些行家子不规矩归不规矩,一路上没人敢惹,咱们借他们的势,付给他们一些钱物,到了地头就好。他们还在西平府做生意,就不敢得罪我。我思忖了一回,觉着他说的有几分道理,便又回去与他们管事商定了仪程。他们的货物置办齐全了,就会出发,我估摸着也就在这几天了,你紧着把行礼都收拾好,我好去东府借两辆马车来。”

六太太说:“大致都收拾妥当了,只等装车子了。”

那就单等着商队的音信了。

第三天,商队就送来了音信,说隔日起程,会在城外的官道上等六老爷。

三老太爷那日晚上特意晚睡了一个时辰,披着厚衣裳站院里看星象,进了二月,天色渐暖,但大风也常常一刮就是几天,有些暖意也被风刮走了,风头刺骨的很。三老太爷就想等月亮上来,看看近几日有没有大风天气。

难得的好星象,半月清亮无晕,幕天干净,星子闪耀,近几日该是无风无雨的好天气。

三老太爷回层搓了搓,脱了厚衣裳,对三老太太说:“放心,好天气呢,东南方也没刑冲,适合远行。”

三老太太拉他上炕,给盖好被子,怅然说道:“行路的人家有讲究,他们必是挑好了日子起程的,这我倒不担心,我就是想着,娇娇儿自小没一日离过我跟前,这冷不丁一走了,我是千般的不自在。空落落的。”

三老太爷唔了一声,谁不是呢,家里少了两个皮小子,刹时就该冷清了。

回家探望父母是儿媳的心愿,就让他们去吧。

作者有话说:

我今天随意在网上搜了一下《好女》,发现竟然有推文!!可给我高兴的够呛,特得意的打开看了,原本是想着自我虚荣的满足,听听人家的吹捧,结果……评论区好坏参半,大家竟然不喜欢婚后生活,说那就是种田文。

我写的难道不是种田文么?

还说想看BE,悲剧式结尾,作者就……

好吧,等我下本写个刀子成精的故事吧,专刀读者,刀刀刺心。

第三十五章

官道并不好走。

西平府附近的二三十里还算平整, 小半日走的轻松,没觉得不舒服。过了官驿之后,这路就开始变的坑坑洼洼了, 旧车痕压的深深的两道,中间是牲口走的踪, 也踩的坑坑洼洼,灰土虚浮, 走一路就扬一路的尘土。

马尾巴上灰扑扑一层, 它又时不时的甩一甩尾巴, 带着细碎的干马粪的尘土扑的赶车人一身的灰,隔着暖帘散进了车厢里。

六老爷骑车跟在车子旁边, 头上罩了一块青巾,青巾搭下来, 绕着脖子围了一圈, 半掩了口鼻,一是为遮路上的尘土, 二是为挡料峭的春风。

秦娇秦毓秦疏三个跟六太太坐在一辆车里, 头上脸上也罩了布巾, 脚下放了一个小泥炉, 路上不平稳, 小泥炉子里的火早熄灭了,好在这会外头不算冷, 还能支的住。

刚出城那会儿, 秦毓秦疏两个还兴致勃勃的揭了帘子看路上的景物,但这个时节, 柳芽未出, 草芽也看不见, 原野不见新绿色,一路老树黝黑婆娑,衰草卷着枯篷,行人衣着灰黑,冷风扑面,缩着脖子手,揩一把清鼻涕,再捂一下耳朵,见了车子,头也不敢抬的躲在路边上,瑟缩又畏惧,茫然而愁苦。

两个哥儿是没见过这样的人的,东西两府的人都体面,往街里走的巷子里住的人家,穷则穷,性儿却张扬,一时笑了一时骂了,声儿又高又亮,见了行人也不躲,会倚在墙根儿上明目张胆的看,还会调戏几句路人。

上一篇:我的助理是影帝下一篇:送君千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