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娇点头:“嗯,我晓得了。”
柳妈就再不说了,专心做油酥。
见蒙气的直哭,要不是秦娇还在这儿,她都要跟柳妈吵起来了。
秦娇叫了声见屯,叮嘱道:“你看着她,别叫她起了作性儿,柳妈好不好的,也是家里的老人,是给我们一日三餐尽心尽力的人,我尚且对她有恭敬心,你们怎么敢全无恭敬之情?你们是长在老太太身边的,你们好了,别人只夸老太太会调理人,你们若不好,别人也只笑话老太太,老太太疼你们,你们也该晓得疼老太太才是。”
见屯低头应是,见蒙眼泪珠子吧嗒吧嗒的掉,哽咽着点了点头。
秦娇教训过,又开始哄道:“别哭了,都是个大姑娘了,再哭的眼睛鼻子红肿了还怎么看?以后你们俩可都老太太院里最体面的姑娘,哭成这样,叫人怎么看?”
见蒙哽着说:“姑娘都训我们了,哪还管体面不体面,羞不羞人呐?”
秦娇就笑:“受了训,可长记性了?”
两人扭捏着点头。
秦娇没再说教,只说:“记着就好,你们继续在这里帮忙吧,我去看小丙小乙做活儿。”
小甲小乙这阵儿一直没闲过,秋菜还没送来,但萝卜已经长粗了,她俩个先切的晾了两簸箩,干了之后又用调料拌了,压进坛子里,再倒几碗熟麻油。行路人饮食不调,容易水谷不通(便秘),用这个做佐菜,就润畅多了。
没用丁姆姆催促,两人就将院子的瓠瓜青瓜南瓜都摘了,削去皮,切成手指粗细的瓜条儿,整晒了一院子,簸箩不够用,就将西厢窗台根下打扫干净,直接晾在青石板上。
秋天躁爽,三四天就能干透,她两个也不嫌麻烦,一样一样的分装成三五斤的样子,放笼里蒸半刻,再拿出来,趁着稍软的时候,放臼里杵结实了,再挂着晾几日就收起来,合着装进一个大布袋子里。
这是听说靖远那里冬天也吃不着菜,这才费心晾了这么些。
庄里送来了不少茄子豆角,也是晾的晾,腌的腌,酿的酿,也都处理完了,这会儿又收拾菜种子。
库房最多的就是黄萝卜籽,整整一布袋子,约摸二十多斤,这个种子轻,二十多斤就算足够多了,能种二三十亩的萝卜。舀两碗就够种了。
又收拾了些白菜、萝卜、蔓菁、豆角种子,各舀了两碗,用小布袋装了,扎好都装进一个大袋子里。这都是有备无患,菜种子又不占地方,带着以备万一。
秦娇看过后,没说什么,要带什么,叫她们俩自己做主张,她径直去了三老太太那边。
……
第二日,魏恣行没来。
丁姆姆整盯了一天的大门,到晚了,她有些担心的问:“魏哥儿明儿会来的吧?”
这谁能说的准?
朱嫂子得空了就安慰丁姆姆:“您担心个什么劲儿,他可跑不了。”
丁姆姆眯着眼说:“我担心呢,魏哥儿俊哩,早定下一日早放心。我是活到这个岁数,再没见过比他更俊的后生哥儿,我以前听戏,说长的俊的人去街上,人家都要拿果子扔他,扔的牛车都满了。我就想着,我要年轻四十岁,我也喜欢拿果子扔他,多俊的人呢。”
才说果子,秦毓就提了半筐脆梨几颗粉皮石榴回来,说街里有人卖,他就先买一些回来,这阵儿秋燥上火,正适合吃刚成熟的脆梨。回来时,见魏恣行也在街上,正跟一位大嫂买石榴,他长的俊,那大嫂常做生意,胆大轻挑的很,说魏恣行长的好,一颗三十文可以二十文做价,若魏恣行冲她笑一笑,再白搭他两颗。
魏恣行没理会那个大嫂的无礼,将一篮十来颗石榴都买了,扔下半钱银角子,转身就走。
正看见了看他热闹的秦毓,打过招呼之后,就将篮里的石榴分了一半给他。
秦毓就一并都带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第八十九章
秦娇喜欢吃石榴, 家里人都知道,但外人少知,魏恣行么, 他只是见过秦娇吃石榴而已。
去年秋底她去东府,外头的十三奶奶送了些鲜果子进来, 里头就有霜打过的艳红石榴,大太太不耐烦吃这个, 就让人将这些石榴摆在厅堂, 谁愿意吃就自己拿了去吃。
丫头们不敢尽拿了去, 挑走了几个不好看的分着吃了,剩下外皮儿又大又红的还原样儿摆着。
秦娇正好去串门儿, 大太太就叫人给她挑了颗大的,让她剥着吃打发时间。许多人吃石榴都是半把半把的倒嘴里, 这么一咬, 顿时迸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汁水,一边咬一边挤, 最后滤干果汁, 唾出一小团石榴籽来。秦娇吃石榴, 却喜欢一粒一粒儿的抠着吃, 一整颗石榴, 她能吃小半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