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娇娇+番外(193)

作者:无有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专卖麻油饼和菜汤的,有卖豆糊饭的,有卖面片汤的,有卖大肚饺子薄馄饨的……大多吃食油水不大,不过也有卖炖肉的,只是不常卖,隔几天才炖一锅。来这里吃饭的也都是常在街上做活的力巴和跟前打牙祭的住户,或是图方便又便宜的读书人。

当然也有像她们这样来吃新鲜的人。

要了一笼大肚饺子,并两碗凉粉汤,只为尝个新鲜,没有多要。大肚饺子的面皮是荞麦面掺了不多的麦面,看着是棕褐色的,馅料就是猪油渣拌黄萝卜,油渣少,萝卜多,咬一口都是甜津津的萝卜味儿。凉粉汤倒有些意思,汤底儿就是素油葱花炝锅,再舀一勺豆子酱化进去,炒开倒上水后,再加些泡海带的海带水,然后陆续加些菠菜、干黄花菜,海带,炸的萝卜丸子,切的薄薄的两片肥肉,和切的细细长长的荞麦冰粉,最后洒点儿芫荽,舀一勺腌韭菜,别说,味儿还挺不错。

然后秦娇就想着,要是能买到桑子,一半儿做豆腐,留一半儿做荞麦凉粉,这个凉粉是好东西,冷吃消暑,做成热汤化湿,怎么吃都行。

秦娇秦娓只挑着尝了几口就留给小乙紫袖两个了,腌韭菜的味儿太重,吃多了口齿不洁,万一在街上遇到相识的人,可没办法开口打招呼。

这巷里人多口杂,不好多待,粉汤都吃完了,饺子不大合口,只吃了几个,还剩下一大半,用油纸包了,回头送给乞食的人。

出了巷子,几人不由长舒一口气,这里头的味道毕竟驳杂的很,各种吃食混合的味道,还有泔水酸腐了的味道,来吃饭的人的体味,几相交杂,不大好闻。

转了这么长时间,日头已然高悬,近夏的暑气升腾起来,几人面上都覆了一层薄汗。

转出这里,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见一处巷子口的槐树下支了个香饮摊子,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用靛蓝头巾包着头发,漫不经心的叫卖几声:“苏子饮来槐叶儿冰凌浸哎,薄荷卤儿爽口滴溜儿的凉……”

这位妇人喊叫的有意思,卖的也有意思,一筐子细竹筒,旁边还放了只小篓,篓里都是剪的一般长的空心芦杆儿,五文钱一份添了碎冰的冷饮子,就打一竹筒,再插根空心芦杆儿,客人付了钱,拿着竹筒去就好。

大约是干净又有巧思,买饮子的人不少。

小过去买了两筒回来,先叫秦娇尝两口,就是紫苏冰糖水,不过加了碎冰,就显的格外清凉爽口。

秦娇不愿意多喝,还叫小乙都喝了去,小乙喝着还与紫袖说这糖水实在贵的很,十文钱能买两串糖葫芦了,这么喝可不划算,等回去了,自家也煮一锅苏子饮,到时多放几块冰,叫大家喝的过瘾。

去年冬天雪多天冷,家里也存了半窖冰,今年夏天可不缺冰饮子了。

这么想着,果然街里也只是稀罕物什多些,真论吃喝,平常吃食吃着难免嫌弃粗陋,精细吃食吃着倒好,价格又不划算,还是家里的饮食最合胃口。

转了半天,还是没看见卖嫩桑叶的,正走到弓箭摊子,秦娓想着秦疏的那把银弓,不免心痒,也想试试手气。

可摊主大叔一见秦娇就犯了嘀咕,这个胖丫头可是赢走了他好几张好弓,今儿要是再看中了别的,他这半月的生意就白搭了。

但生意上门又不能推出去……

幸好秦娇没动手,秦娓看中的那张红色小弓的价钱也不贵,她先试着投了一回,没投中后,就利索的花钱买下了。

摊主松了好大一口气。

没买到桑叶,大家走的也乏了,就想转身回去,没有桑叶,用榆树叶子也可以,用荷叶也可以,明天去东府摘些荷叶回来。

才走到巷口,就突然又听到了一声礼炮的响。

街上的人本就不多,炮声一响,立刻都小跑起来,只这半年,礼炮就响了几回,除了立春的那声,其它的都是死皇帝的响声,这才多久呢,礼炮又响了。

别是新皇帝又死了吧?

各家摊子也匆匆忙忙的开始收拾,那些摊主边撤摊子边埋怨:“好死不死,好死不死,天天的死,叫人连营生都做不了。”

便有人喝斥他:“快闭嘴吧,这也是能说的?小心吃板子。快快收罢。”

还有人犹豫着:“要不……再等等?等响声停了再收拾,横竖不差这么一会儿。”

就是这话,秦娇拉着秦娓躲在一处墙荫下,听着接下来的响声……第二声,三声,四声……

旁边的人说:“完球完球,这都响四声了,说不准那个小皇帝又死球咧。”

可谁也没应他,都在静静的等着第五声,半刻后,第五声也响了,接着又等第六声,可过了许久,第六声依然没响起。

上一篇:我的助理是影帝下一篇:送君千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