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他计算着RW和易度两个项目带给秦氏的损失,国外项目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看来是真的要等到那一天的到来才能真正决定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来不及多思考,沈之介揉了揉太阳穴,随即投入到和市场部预定的会议中,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结束时沈之介看到时姜一个多小时前发的消息。
“已到达,预计下周二回~”
“好,一切顺利。”
时姜的古生物研究会行程过半,下周一是最后一站,等这个项目结束,她就要正式考虑一下赴藏的科考了。
--------------------
第15章
周末时姜不在家,沈之介忙完公事回去,偌大的住宅被徐姨收拾得一干二净,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让这个庞然大物更显空旷。
头顶的高吊灯透过层层水晶的折射,散发出如银河般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空间。
沈之介脱掉外套,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手掌搭在身侧的靠枕上,摩挲着上面的图案,棉麻编制的布料,上面简单绣着几个立体的图案。
是上回时姜觉得同色系的沙发靠枕太过单调,想换一些能够调和整个风格的小细节,于是这套靠枕当天就被她摆在家里的沙发上。
“叮——”沈之介从口袋里摸出手机,接起来。
“周所长。”
“沈总,我今天到所里,听说您给我们的西藏项目投了资,想来问问是什么情况。
因为我们的科考项目都是通过上面审批,追加的赞助也都是我们不能自主安排的,如果沈总做幕后投资人,我们需要知道具体的细节。”
沈之介坐正,“这次投资,云盛已经和你们上面沟通过了,所有的事项直接和云盛的财政部门联系就行。”
“我能问问是什么原因吗?”周群依旧穷追不舍。
沈之介在这方面尤为耐心:“周所长放心,投资归投资,我向来公私分明,只不过你要知道,科考项目从来都是经费稀缺,每年的科研资金分到古生物上几乎渣都不剩,你就当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只是在做我想做的,你也尽管按规矩办事。”
“还有,如果这次的西藏科考能够顺利完成,我希望由研究所牵头,云盛在幕后,建立一个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基金,资源和钱你们都不用考虑,自有云盛当头,研究所只要好好搞科研就行。”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像是在考虑这个完全对谁来说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提案,接着,周群问了一句,
“沈总,您这么做...”
“权当是对过去的忏悔。”
沈之介决定要做一个京山市古生物研究基金会的想法,在他第一次听时姜讲她母亲的故事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筹划了,只不过因为云盛本身近段时间所面临的一些局面有些复杂,所以这件事一直被搁置着。
现在很多事情都处理结束了,他得抓紧时间把这件事办妥。
从前,时姜的母亲因为西藏科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对古生物研究赤忱的热爱,现在,她的女儿正追随她的脚步,在她走过的地方,印下更深的脚印。
她就像是遍布墙面的青藤,是最开始的一点一点,不断往上,靠着斑驳的围墙,野蛮生长,最后,踏过无数道因为岁月而产生的痕迹,是石头一笔一笔刻在上面的划痕,是风雨昼夜打湿在上面的渗透,是探出墙外,张扬在空中。
沈之介想看到她意气风发的样子。
如果她自我救赎的路并不是那么顺利,那他就在她身后,替她摆平一切。
给她安慰,也给她希望。
怀念在所难免,但她不会一辈子都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她需要去有光亮的地方。
沈之介为自己感到抱歉。
因为他后知后觉,因为他有意瞒她,因为还有一个家族问题需要他去解决。
也许时姜知道之后不会原谅他,就算以后两个人会分开,他也不希望她毫无筹码,甚至斗志。
这个晚上,沈之介彻夜难眠,他把头埋进残存着时姜身上淡淡香味的枕头,贪婪地闻着,想把这味道永远地据为己有。
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时姜站在西藏压过低空的蓝天白云之下,姣好的笑容洋溢在她脸上。身后是依山崖而建,不知已经在那矗立了几百上千年的庙宇。
红墙,白墙,看上去只是错综复杂地隔开,墙上无数规整的窗户,和上面泛着金光的屋顶交辉相映,好像是无数个历史在这里汇聚。
有一座最大的建筑,那是唯一一座建在山顶的寺庙,是一个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建筑格局,工整对称,层次分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
中间是两道并行的山路台阶,从下往上看,旁边就是错落有致分布均匀的小型建筑,全部都是白色的墙面做底色,像是虔诚的人们灵魂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