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蛹(90)

作者:阿苏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薄薄的一层窗帘未掩实,一点月光斑驳地落在李见珩脸上。

他的呼吸很平稳,胸膛起伏。呆看了一会儿,段澜忽然伸手,触及他的鼻息。

真奇怪,这种生命力的热度……他忽然觉得他之所以能稳定情绪到今天,不是靠着药物,而是靠着李见珩身上的生命的热度……靠着他而活的。他一时间想,如果有一天李见珩不在他的生活中了,真不知道该朝什么方向走。世界一瞬间会分崩离析。

他帮李见珩把被子盖紧了,没有马上离开,又蜷在靠外的地方多看了他一会儿。

他伸手,凭空描绘李见珩的容貌,划过眉心、鼻梁、鼻骨、人中、唇峰……然后很快地收回来了。他回过头来窥视:来往的乘客、下铺嗑瓜子打牌的闲聊的老人……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不寻常的举动,没有人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

从人生这短暂的几秒钟里,他擅自偷走了一段。偷走了一段禁忌的……不敢说破的时间。

似乎是过了长江,没一会儿,就开始下雪了。

人在见到这样的大雪之前,都不能理会“漫天飞雪”的准确灵动。

雪洋洋洒洒,很快落满天地之间。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莹白。雪太厚了,一团一团向下压着树干、松枝,光秃的阔叶木则如一把利剑刺入棉花堆之中。青灰色的炊烟远上,消失于云海之下,只剩下远处的群山向后飞逝,仿若正在斜送风雪。

窗上起了一层雾。用手掌将这些水雾擦干净,很快就会再凝起来。

李见珩幼稚极了,在窗上乱画,一会儿手就湿了。他以为段澜在看窗外的雪景,却不知道段澜看的是厚玻璃窗上倒映的他的影子。他把李见珩所有的狡黠、轻快都尽收眼底。

列车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早晨驶入北国。

哈尔滨火车站不远处就是索菲亚教堂。白雪之下,只能隐约看见高耸的金色十字架和墨绿色尖顶。如有钟声响起,惊飞一片灰鸽。地上的雪很厚,来往的行人也多,行李箱的轮子上沾着灰和泥,在皑皑的白雪上滑过,留下一圈又一圈、一串又一串的痕迹。

深浅不一、大小不一的足迹交错混在一起,很快又被飞雪填满。

这是段澜第一次踏上北国的土地。

他果然低估了北方的冷,从车站里走到室外时忘记把口罩戴上,不一会儿脸就被冻得又红又硬。李见珩给他扣紧耳罩,又揪着口罩死死压在他的鼻子上,说话声被口罩吃掉了,段澜只看见他瞪着自己,像在说:现在知道冷了吧?

但他还是忍不住要伸出手来摸一摸落在掌心的雪花。

李见珩的眼睛又会说话了:没见识。

段澜懒得和他计较。

他们只在哈尔滨做短暂的停歇。没有买到火车票,他们只好再从哈尔滨大巴车站再坐四个小时的大巴回到李见珩的小城市去。宋小渔有些晕车,段澜把自己的降噪耳机递给她,让她到前排去眯着眼睛睡一会儿。

他和李见珩坐在最后一排。车不满,最后一排只有他两个人。

他挨窗坐着,本意是为了看窗外的风雪。摇晃的大巴车驶过高速路,窗外是一片又一片的白桦林。白桦林高耸挺立,直入云霄似的,从皑皑白雪之中窜出来。细小坚韧的树枝上也全是银花,段澜这时才明白“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多美的语句。

阳光就从白桦林间的缝隙中透过来,落在他的眼睛上。

他没一会儿也睡着了。

不知他睡梦中怎样把自己扭了个方向,慢慢躺到李见珩的肩头。醒来时只看见李见珩一手轻轻搭在他的腿上,以防他睡着睡着滑下去,一只手看着手机。段澜醒时没有动,李见珩不知道他醒了,不一会儿,段澜视线里的下颌轻轻一摇——李见珩把头也歪倒在他头上了。

也许是因为李见珩的发丝划过他的脖颈,痒丝丝的,也许是为别的,段澜轻轻一笑。李见珩一定听到这笑声了,但他全不理会。

他们如相依的候鸟一样在飞雪中睡去。再醒来时,李见珩指着窗外不远处的小广场说:“到家了。”?

第43章 丹南

丹南确实没有多大,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城。

也许是年关将近,只有车站附近还有一些人气。等走远了,街上几乎只有飞雪, 不见人影。他们坐上一辆公交车,摇着晃着, 拐进岔路, 再拐进岔路的岔路,开进了居民区。公交车的报站是“化工厂站”, 段澜猜测,这一片大抵是以前哪个国企工厂的家属楼。厂子大概率不在了,因为附近没有任何一座烟囱或是厂房。

李见珩家在四楼。破旧的老家属楼没有电梯,李见珩来回跑了两趟才把行李搬上来。房子不大, 约莫也就八/九十平,但打扫得很干净。随处可见一些上世纪流行的家具和装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