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杨柳依依早春显, 春风抚意兴阑珊。大抵又是躺了小半月的扶苏,只觉得在出现在咸阳城里的时候,明显觉得这咸阳的一切都似是不同往昔了, 那种洋溢在每个秦人脸上的胜利者的骄傲之姿,犹如这寒冬过后换来的阵阵暖意照拂着每一个心里。
王翦大军归来的嬉闹嘈杂之后终究难以避免的是秦王嬴政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制,从政治上而言, 王琯与李斯争执不下的分封制度,终究是在李斯的引经据典之下成为了历史, 而踏上历史舞台的则是,李斯提出的“郡县制,”但见嬴政将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郡以下为县, 以县计人口,逐层进行管理, 确保了集权制度;同时为确保政令畅通, 百姓物资交流便利, 嬴政亦是在李斯的建议下,开启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修驰道车同轨活动, 一条向东通到过去的燕、齐, 一条向南, 直达吴楚旧地。且该驰道路基坚固, 宽50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株,同样为了与驰道相对应,这车轨的统一宽度亦被定为了六尺, 以此保证车辆的畅行无阻。
因而, 走在咸阳的街头, 容颜可见的便是到处的敲敲打打之声,可见这场行动的声势浩大,亦是让扶苏看见了大秦的蒸蒸日上,要不怎么说,李斯确实个有大才的,至少他这一步步走的,确实是治理天下的一把好手,这让扶苏也是油然升起了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之情,就连一旁的明义都似是有些看呆了,“公子,他们,都好,好高兴啊……”
“难道你不高兴吗?”扶苏一副看傻子的看着这傻乐的明义而道,“公子,您等等我,等等我……”明义见自家公子嘲笑了自己一番,便是自顾自的往前走去了,那是急忙擦了擦自己的嘴跟了上去,“公子,咱要进去吗?”眼瞅着扶苏在这戏楼门口停了下来,明义是倍感诧异的,要说这戏楼的建成,可是扶苏挨了两顿好打才换回来的,可如今这风头倒是全让将闾占了去,就连这首本大戏开演选在了王翦大军归来的那一天,扶苏都是因着养伤没能赶上,让明义可是好一通怨念着呢,他可是知道他家公子为了这所谓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戏楼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可到头来啥啥都没落到,又如何能令他心甘。
“就你这醋劲,我这还没进去呢,都被你熏得不行了,怕是这一进去,这里面的客人都得被你给吓跑了……”扶苏终究还是将那跨进去半步的腿又该收了回来,“公子,我这哪有?”明义亦是有些不服气的道,他是着实替自家公子觉得委屈,这轰轰烈烈的一场平乱大案,他家公子愣是什么都没捞上,反而是李斯这家伙借此当上了左丞相了,想那咸阳城外的“焚书坑儒”场景,可是令咸阳百姓津津乐道了好一阵子,饶是这般都没有提及他家公子半句,而这一切不过就是小半个月的事,这就好像他家公子从这咸阳城里消失了一般,与那大秦还未一统天下之前,人人挂在嘴边的秦王长公子,那是完全不一样了,这种巨大的失落感,也难怪于明义忿忿不平,尤其是见他家公子如今就连这戏楼都不愿进去了。
“行了,我这忽而想起了今日还有些事情,咱们改日再来便是了,左右一场戏,你又不是没瞧过……”扶苏有些好笑的转身便是走了,这在明义看来反而觉得他家公子心酸的不行不行,奈何扶苏是半点都没有感知,毕竟李斯虽然干得很是出色,近来也很是卖命,可嬴政大抵还是让他做了左丞相,而右丞相始终是王琯在坐着,这看似没什么分别,可扶苏,乃至这朝里的众臣都明白,这里面的区别可是大了,要知道在大秦是右为上,左为下,右为尊,左为卑。这与后代左迁是贬谪,右迁是升迁也是一个道理,所以这看似是相同的左右丞相,实际上这王琯还是压了李斯一头,可见嬴政的态度,而李斯要想杀出去,那他还有得磨呢,自然扶苏也就不会在意这些所谓的虚名,更何况这“焚书坑儒,”虽然他家父王杀的是那些祸国殃民的术士,烧的是那些蛊惑人心的乱书,可这天下之大,难免会有人误解其意,刀笔之下,难免不会成为了一桩“暴戾之事,”如今让李斯担去了也便担去了,也省的他麻烦,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于扶苏而言他是真的没将这些事放在心上,于他而言更为的重要的事,便是他忽而想起了张良那天的话,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应当来走上这一趟,“我今日这身可还好?”但见扶苏这紧张的样子,倒让明义颇似有些不解的点了点头,扶苏见状只是接过了他手中匆匆备下了的礼,便是寻着那一声,“今以双方意志相投、性情相契、堪与偕老……”悄悄走了进去,显然他来得有些晚了,人家这大礼都已将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