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娇花,有钱[穿书](54)

“你看的穿的就知道了。衣服好几处打了补丁还可以说是他节省,可鞋都破洞了也不换一双,他儿子真要对他好,能让他穿成这样。你再看看他身边的小孙子,那穿着打扮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没准儿人家就是节省呢。”

“之前那几个人说的话你们还记得吗?都夸他儿子出息,那个时候我记得刘大爷是满脸自豪的,这说明他是爱面子的人。

要是儿子真给了他钱,或者个他买了东西,他会不说,不穿吗?

重点是能逼着老爹把地卖了给自己做生意人,能有多孝顺?”

乔明伟一听也觉是这个么理儿:“那你把他留下来是为什么?”

乔穗穗知道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像刘全贵祖孙这样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最后成为一个积重难返的社会现象。

她之前看过很多这样的新闻,儿女都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有点良心的每年还会往家寄点钱,遇到那种没良心的出去后直接音信全无,留下老的老小的小,年龄大的没了劳动力,连生存都成问题。

乔穗穗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点力所能及得事。

当然她这么做也不是单纯的学雷锋做好事,别看刘全贵年纪大,可他种了几十年地,肯定经验丰富,她要搞农庄的话肯定需要这样的人。

人手有了,乔穗穗就着手开始准备建农庄的第一步,圈地砌围墙。

江左乡的房子大多都是土基墙,这种土砖能就地取材,制作方法简单,价钱也很便宜,可以说是经济实惠了。

云濛县的农村,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这种黏土加稻草做的土砖做围墙、盖房子,只有少数条件好的几家人用得起红砖。

然而乔穗穗这次既不想用土基也不想用红砖,她想要的是那种更制作过程更复杂,比起红砖也更结实更朴素大方的青砖。

落玉村的砖窑烧不出这样的砖,乔明伟就去找大砖厂,交了五百块的的定金,预定了一个大窑的砖,约好半个月后来取货。

云濛县很少有人要这种仿古的青砖,乔明伟一来就是大手笔,直接要了五万块,砖厂纯利润就四千多。

接了这么大的一笔生意,老板嘴都乐歪了,一改之前漫不经心的态度,恨不得把乔明伟当财神贡着。

最后还说不用乔明伟来取,他们直接送货上门,双方是皆大欢喜。

在乔氏农庄开始砌围墙的时候,乔家的房子地基也打好了。

三个地基分散在开放式的院子里,呈现一个三角形。乔穗穗准备把卧室、客厅和餐厅厨房分开。

当然她还准备在要院子西北角加盖一间浴室。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阶段她的主要目标还是种菜。

乔穗穗这段时间除了上学,就是盯着让刘全贵和张德顺几个人,把道观附近几亩荒地都翻整出来。

她打算先小范围的种植一些时令蔬菜试试水。

刘全贵几锄头下去后就直摇头,还和乔穗穗说:“这地掺了江沙,种果树还凑活,种菜怕是不行啊!”

张巧凤和张霞都是种过地的,自然知道这样的土地是种不了菜的。

乔穗穗到不是很在乎,她和刘全贵几人说:“没事,这地你们该怎么种还怎么种,我心里有数。”

刘全贵几人又劝了几句,见她实在坚持,也就不多嘴了。

这期间乔穗穗的外公外婆来过几次,见外孙女要种菜,身体还硬朗的老两口也要来帮忙。

可他们还要种自家的地,乔穗穗哪里肯让他们再劳累,好劝歹劝,总算是把外公外婆劝了回去。

老俩口虽然放弃了,可总归是心疼孙女,硬是把家里一头老水牛给牵到了道观,说翻地方便。

弄的乔穗穗既感动又无奈。

----

半个月后那一批砖烧好了了,老板派了好几辆小卡车把砖直接拉到云清观门口,还惹来了附近的村民围观。

这年头汽车可是稀罕物。江左乡几年都见不到一辆。今天一下子了来了这么多辆卡车,一帮村民都出来看热闹。

到云清观的路不太好走,卡车走的慢,后面跟着一群起哄看热闹的小孩子。

等卡车到了云清观前的空地停下后,大家才知道在几大车的青砖都是乔家买的。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整个江左乡都在传乔家哪里来的钱买这多砖?乔明伟是不是去哪里发财了啊?

落玉村里,乔顺自从知道乔明伟从别的砖窑定上万块砖后,差点气疯了。

一想到几千块钱就这么没了,恨的他在砖窑里跳着脚的直骂乔明胳膊肘往外拐,自家亲戚就是开砖窑的,他还去找别人买砖,不是个东西。

全然忘记了当初自己当初也是逼走乔家的帮凶之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