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这位小公主一向体弱多病,自出生就被将养在安阳宫中,直到这几年里才有了自己独居的宫院。
此时却被这样一道遗诏推来这风尖浪口,不知是福还是祸了……
冠礼结束后,众臣纷纷告退散去。
严默垂着头,上前来,从袖笼中取出一封信交给乐冉。
声音不咸不谈,看似恭敬有礼,实则语调没有半分起伏,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冷漠模样。
“先皇密信,还请长公主殿下慎阅。”
他咬重‘慎阅’的字音,将信放在乐冉掌心里,微风牵起一阵青槐花的淡香。
小公主微微一怔,面上流露了几分诧异。
她望着那封信犹疑了片刻,抬眼间忽像是战士穿上了甲胄,再没有半分软肋。
乐冉弯了弯眼,矜贵又客气地朝着严默道谢。
“有劳严大人了。”
姿态端庄,疏离有礼,同方才凤座上几分仓惶的少女半分也不像了
严默眉心微微一皱,望着乐冉的纤细背影,若有所思。
“怎么?”桑青折从廊柱后头绕了出来,“难不成连你也对这小公主心软了?宋钺那臭毛病还会传染不成?”
他望着乐冉离去的背影,摇着那把泼墨山水的乌青折扇冲严默打趣。
严默望他一眼,眉心狠狠一皱,对此人油腔滑调的做派嗤之以鼻。
“搔首弄姿,没点正形。”
桑青折晃着折扇的手猛地一僵,显然被‘搔首弄姿’四个字刺激得不轻,他嘴角一抽,却没发作,只谈起正事。
“那封信里写了什么?别说你不知道。”
严默看他一眼,又望向愈发远去的小公主,倒是没卖关子。
青灰色的袖袍一拂,淡淡地落下八个大字。
“以子挟女,痛斥奸佞。”
世人皆知,太武皇帝在世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在朝堂上那点抠出来的丰功伟绩,而是他后宫里‘宠妃废后’的那档子秘事。
当年太后摄政,太武皇帝遭管束而迟迟于朝堂不得志,又听信宠妃谗言,欲杀女废后夺权囚母。
此一事可谓是震惊朝野,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极为动荡的惊天骇浪,牵连了不少无辜忠良的臣子,宋钺的父亲便在其中。
可事到如今……
桑青折哼笑一声,转眼望向龙椅后,被垂帘遮掩的凤座,缓慢摇了下头。
瞎折腾。
---------------
“阿姊。”
回宫路上,经过长明坊时,八岁的新皇在随侍太监的忧声里横冲直撞地跑过来,又在距乐冉不远处撒住了脚,恭恭敬敬地朝她行了道礼。
“皇弟长明问阿姊安。”
新皇一身明黄长衣,腰悬白月弯佩,配上这一本正经的行礼动作显得十分有模有样。
乐冉听闻继位前,长明的太傅特意寻人去教了礼数,看起来成果倒是十分显著。
追在乐长明身后的一众宫人此时也到了近前,见着长公主在这里,又匆忙着跪地问安,呼声响了一片。
这种情景乐冉在这几日里见了习惯,虽还有些不大自在,却不至于如初时那般仓皇无措了。
她挥了下手,示意众人起身,本想如往常般亲昵地捏一捏长明的脸,却忽地想起今时早已不同于往日。
四下里伺候的宫人们都在往这处瞧,万不能叫弟弟失了新皇该有的威严,不然怕是往后难以服众了。
思虑周全的小公主将手中摩挲了半路的信塞进袖中放好,也端起架子,像模像样地回上一礼。
抬眼间隙却见长明撅起个能挂油壶的嘴,奶膘未褪的腮帮子鼓得圆圆的,满脸不开心。
乐冉偷摸着冲他眨了几下眼,对了几下‘暗号’,姐弟二人顿时相视一笑。
笑过后,乐长明板起脸,对随侍身旁的宦官吩咐起来。
“本太,咳咳,朕,要同皇姐讲一些体己话,尔等退去一旁守着,没有朕的吩咐,不准上前。”
随侍的众人闻言,顿时领命向后退去,只留下乐冉随身的绿芽丫头在旁伺候。
眼见四下里人走了精光,半大的小少年才上来抱着乐冉的腿,如往常般哼哼唧唧地撒起娇,埋怨着这几日里的辛苦。
临了,又小声道:“阿姊,做皇帝好累,我不想……”
‘做皇帝’三个字被乐冉眼疾手快地捂了回去。
小少年茫然地眨了眨眼,那张同乐冉几分相像的俊俏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乐冉抿了抿嘴,半蹲下身和乐长明对视,任由奢华的朝裙拖曳在地上,沾了薄灰。
八九岁的小少年承了太子称谓多年,在外人眼中理应是识大体的,不该轻易将如此任性之话脱口,若是叫旁人拿去做了文章……
她板起脸,神色认真地告诫弟弟,“这种话往后不可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