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371)

作者:寡人的包子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些长成的树苗,按常规出售。

未长成的幼苗,则统一运送至新的苗圃地点,移栽种植。

移栽过程容易受损的品种,则提前低价出售给周边市场。

新选中的苗圃地点,位于蒲口县。

近些年常平县发展迅速,要不是早些年,一次性签订了十年的租用合同,按照周边土地租金上涨的速度,苗圃早就该搬迁位置了。

蒲口县经济落后,租用田地的价格,甚至比现在所支付的费用更低。

蒲口县与常平县相隔甚远,外地的苗圃工愿意跟去,但本地人大多就不愿意了。

准备投身其他离家较近的苗圃,亦或是转行。

何三眼在苗圃种的树苗搬光之前,找到了名相熟的苗圃工。

她姓吕,别人都称之为吕工,四十几岁的年纪,从事苗圃种植行业,已经十二年了。

吕工是龙田镇人,中午休息时,时常来齐岳村的敬老院休息。

敬老院配备几十张的竹制躺椅,供村里的老人家休息。

许多老人家怕安静,因此他们喜欢带一壶茶,除去吃饭和晚上睡觉的时候,整天泡在敬老院里。

累了能躺下休息,醒了就打牌下棋看电视。

但村里七十多岁,还下地干活的老人不少,有条件泡在敬老院的老头不多。

敬老院的躺椅睡不满,因此,有年轻人或者外地工人,想要在这休息时,何三眼也不会去驱赶人。

人多,有人气,还热闹呢!

长此以往,何三眼跟吕工熟识了。

闲来无事聊天时,还得知了不少关于苗圃的好玩事。

何三眼因此找上了吕工。

田地征用补偿分为两种费用,一是土地补偿费,二是青苗补偿费。

前者是补偿费的大头,后者是对当前所种植之物的赔偿金。

水稻和青菜等赔偿不多,绿植最是值钱,特别是福安市的市树龙眼树,属绿植里最为珍贵的,相应补偿款也最多。

正式统筹土地前,知情的人,都会将田地上的青菜等移除,再偷偷栽种上密密麻麻的龙眼树,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田地,得到最多的补偿款。

种植龙眼树,属于抢栽的范畴,抢建则是指在空地上修建新屋以谋赔偿款。

后者收益大,风险也大,被发现了,新建的房屋就会被推平,可谓得不偿失。

因此,轻易没人敢尝试抢建。

每个征收土地的红头文件下,都会注明:继公示日起,凡于规划土地内,抢建、抢栽等,全部不予补偿。

但是越偏僻的农村,越有人喜欢违规抢建、抢栽。

天高皇帝远的,村干部又是本村的人,因此除非县里重视,亲自派人每日巡逻,才能最大程度的阻止这样的事发生。

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又得另算了……

身为苗圃工,最擅长的就是种树了,十二年来,吕工没少帮被征收土地的人家办这事。

跟她一起干活的苗圃工,也有不少在赚此私活。

算是一举两得,苗圃工能赚外快,东家也能多得补偿款。

吕工一听,立马来了兴趣:

“成啊,哪块地是你的,带我去看看。正好搬移幼苗费时费力费钱,我们老板还在四处沟通,想着在当地售卖掉。我去跟他说一声,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拿下。”

何三眼带着吕工来到了自家田地,在被规划的土地最靠村庄里边的那头,旁边有一座矮山坡挡着,刚好阻挡了视野,很是隐蔽。

“这一块全是你家的地吗?那块也是?”

吕工用手遥遥指出了范围,得到了确切的回答后,说道:

“你这差不多五亩地啊?选中等大小的龙眼树种植最是划算。

一亩地我能给你种一百颗,一棵龙眼树内部价五元,你先给我两千五,我回去跟老板商量一下,到时候多退少补。”

……

吕工绕着五亩地走了圈,简单的查看了下地形,用手捻了捻土壤,又嗅了嗅,确定了土质后,就带着两千五回苗圃了。

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吕工才把五亩地给种完。

一亩地比预期种的要多,平均有一百二十棵。

靠着吕工的关系,只补了七百元,五百元是工钱,二百元是额外补的树钱。

农村没有秘密,五亩地才种完,村里就有不少人效仿。

大多数人不知道可以请苗圃工帮忙种植的事。

若是村里大规模如此密集的种植,被发现后容易被查处,于是何三眼藏着掖着,并不透底。

只有田地跟他家挨着的人家,知道内情,学着找上了苗圃工。

其中有几人因为价格问题没谈拢。

有的人因为没有熟人在中间牵线搭桥,苗圃又马上要迁移至他处了,跑了和尚庙,怕到时候被骗的话,没地方讨说法,也没谈拢。

上一篇:梦春下一篇:送我一阵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