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这件事上,夫妻俩还是同仇敌忾的。
宝珠自知狗拿耗子了,就没再管这事。
……
年底的时候,新村的别墅刚落成,又一则重大好消息席卷了齐岳村。
红头文件贴在了村委会告示栏最显眼的位置。
敬老院的那群老头,整日喝茶聊天、下棋打牌,家务也不用做,消息最是灵通。
文件贴出后,他们第一时间聚集在了村委会门口。
何放晴的亲爹何三眼,拿着单镜片的老花镜,贴在了布告栏外的玻璃上,又将头往前抻,左眼睛凑到了镜片跟前,一字一顿的念道:
“为实施福安蓝天外语学院的迁校建设工作,根据《华夏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现发布常平县兴安镇齐岳村的田地的征收公告……”
红头文件中的字密密麻麻的,印了整张A4纸,包括征用土地的目的,以及规划的范围,以及关于乡镇部门应该积极配合等的其他事项。
底下还附了张齐岳村的地图,将被纳入规划的土地用红线标出了。
才念至一半,就有老头跟不上了。
“念慢点,念慢点,何三眼,再念一遍,是哪几块的田被征用了啊?”
“砸就东区嘞?东区那点地,够建学校吗?”
“哎哟喂,你听岔了哦,哪里只东区了?”
……
老头们七嘴八舌的,何三眼刚回答完一个问题,他们紧接着又冒出了数个问题。
何三眼气得将老花镜塞回了口袋里,用双手使劲搓揉了下眼睛后,说道:
“没念完呢,被你们一打断,我都忘记我念到哪里去了!都别再插嘴了啊,不然的话,你们自己看……”
老头们立刻催促着他继续读:
“行了行了,不说话不说话就是了,我们都不说了,你念你的,搞快点。”
“不说了,都不说了啊。”
……
福安蓝天外语学院,是一年前王大刚提过的,原址福安市,因为城市规划,需要占用学校的土地,多方商讨下,在赔付了一大笔拆迁费后,准备搬移至县城的大学。
不止齐岳村一个乡村,和玉河村相接的那一条泥路附近的土地,全部被征用,一直延伸到了玉河村大江外的那片地。
与之垂直,连接前山村与龙田村的那块直行公路旁的土地,也被征用了不少。
被公路隔断开,分成了两个校区。
拟建校面积一千二百亩,占地之大,近十年飞速发展的常平县县区,无法提供相应面积的土地。
相比于拆迁城区内的老旧房屋所投入的高额成本,选择在郊区建校区,无疑是更为妥当的选择。
预建的整座校区,比福安市的旧校面积大了足足一倍。
福安蓝天外语学院,是座民办大学,录取分数线低,学费高昂。
只有考不上大学,且家境不错的人家,才会选择在此读书。
学校承诺,三年内,但凡是为学校提供建校土地的村庄,村里的孩子不论高考成绩多少,都能被录取,并且免学费。
此消息一经放出,原本对此持拒绝态度的人,也纷纷倒戈了。
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小孩,福安蓝天外语学院虽远远比不得公立的学校,但好歹不是野鸡大学,属教育部认证的正规大学。
虽然属于吊车尾的大学,但为了混个大学文凭的话,来这所学校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村委会的铁门上,还贴着张大红纸,红纸上用毛笔概述了红头文件上的内容,更为直观明了。
中午的时候,全村的广播喇叭开始播报这件事。
齐岳村中的男女老少,但凡在家的,这处围了一圈,那处围成一团,几乎全在讨论建大学的事。
“大学好啊,免费上大学呢,刚好我家儿子明年就高中毕业了。照他这烂成绩,绝对是考不上大学的,上家门口这所,也不赖啊!”
“反正是正经大学,出去也能吹一吹,你家出了个大学生哈哈哈。”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有了大学文凭,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了。”
“对咯,没读书的孩子,不是上工地干脏活累活,就是进厂打工。
日干夜干的,一个月休息一两天,铁打的身子都给熬坏了。要能坐办公室喝茶,那不是爽歪歪了?”
“祖宗的坟头都该冒青烟了,那叫光宗耀祖啊!”
……
何三眼是个精明的老头,常年掌管着敬老院,浸.淫于五花八门的故事中,数十年来听过的奇闻异事,没有数万也有数千了。
别人都在讨论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先一步想到了土地征用的事。
齐岳村与玉河村相连接的小路旁的田地,十年前就租出去成了苗圃。
如今田地要被征收了,老板已经开始物色新的田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