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结束后,片糕就可以“摘”下吃了,珍藏了一年的菊花酒也于当天开封了。
每年的重阳节,家中都会酿下一坛菊花酒,待得来年重阳节开坛。
小孩们也会喝点,红色塑料小酒杯没过一半的位置,夫妻俩用根筷子沾了点酒水,点在小阳的舌尖上,随后各自喝上一大碗,寓意着来年全家身强体壮、健康长寿。
菊花酒甘美清甜,大人小孩都爱喝,但终究是酒,夫妻俩并不允许孩子们多喝一口。
小阳的这一声“娘”叫来了欢声笑语,同时还唤来了转机——
汪队长夫妻于当天披着晚霞,带来了则好消息。
原是,村里要办一家轧钢厂,由汪队长与另外一名合伙人合资建造,汪队长邀请跛子入10%的股,跛子的股份由两人暂时代为投资,待得来年分了红,他再补上费用。
夫妻俩不懂办厂,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汪队长毛举缕析地将各项细则解剖开来。
汪队长带了《入股合伙人协议书》来,又将合同中复杂难懂的点讲解了一遍,听完后,夫妻俩热泪盈眶,跛子更是迫不及待地签了协议。
“汪大哥,你的大恩大德,我们家真是无以为报啊。”
夫妻俩几乎要跪下了。
汪队长连忙扶住了他们:“都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还整四旧那套啊。不瞒你们说,我那兄弟是个人傻钱多的,喜欢当个甩手掌柜。
我没有三头六臂,也没办法拿个斧子劈成两半,偌大一个厂只我一人肯定是看顾不过来的。
全村上下,我也只信你们了,也希望建国同志你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竭力虔心跟我们一起努力,把轧钢厂经营妥善!”
赵美君捂嘴笑道:“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以后就把英子嫁来我们家,咱家的石头张口闭口全是英子,打心眼里喜欢着呢。”
改革开放的春风,终是吹遍整个玉河村,惊了夏蝉,拂了落叶,抖了冬霜。
人人都能颂唱一句——黎明曙光正好……
作者有话说:
宝珠:谢邀,丑拒
第27章 帅不过三秒
玉河村与齐岳村毗邻的泥路边, 矗立起一座占地面积巨大的轧钢厂。
方圆数里的农田皆被填埋建了厂,厂子外圈由厚实的红砖砌成,内里井然有序地排布着近十间大小不等的厂房, 充作炼钢、热轧、冷轧、精整、热处理、轧辊加工、机修等之用。
十几个“胖烟囱”高耸入云, 远远地望去, 吐出的一团团白烟与云朵融为一体,鸡鸣而起,乌落而终, 终日吞云吐雾。
正门处是刷了银粉漆的铁栅栏,十米的宽度,专供大型货车进出, 后门处则安了扇正常大小的铁门,铝合金质地, 供工人们上下班通过。
废铁堆积处, 堆放着破油桶、锈铁锹、机械残件等废弃的原材料,皆是低价从各处收购而来的。
一台挖机利用铲斗将其压扁实,再送进一个大废料桶中, 装满后将由十几个工人抬起废料桶, 倒进炼钢房的大熔炉里高温融化。
机器与废铁碰撞的轰鸣声,振聋发聩。
挖机后上方的驾驶室内, 一名青葱少女正握着操纵杆, 全神贯注地控制着机器。
她一头棕色卷发被卷成一团,用深酒红色的发夹固定,一绺卷曲的鬓发飘荡至眼前,她穿着一身牛仔背带裙, 脚踩黑色软底布鞋, 脸上沾了好几抹黑灰, 衣服的前胸处更是浸了大片的黄棕色机油。
十月上旬的气温清凉,但少女额间已然沁出细密的汗水。
蓦地,一阵响亮的车铃声破空而出,一微胖的高个男孩骑着辆老式二八停在铲斗前。
这人正是等比例长大的石头,他穿着搭配了牛仔裤的短夹克,腰间斜挎着军绿色帆布包,十年前的款式,时髦又土气,偏稚气的圆脸上写满了土头土脑。
石头仰着头朝驾驶室高声喊道:“英子,跟不跟我出国去?”
驾驶室内坐着的,正是刚满十六的宝珠。
宝珠急忙一拽操纵杆,铲斗猛得打了个弯,铲飞了一侧的破油桶,这才没把眼前人的脑袋削掉。
这一转头,汗珠汇至一处,略弯曲地没入了宝珠的右眼中,她满不在乎地随手抹去,随后微微蹙了蹙眉头,打开驾驶室的门打算申斥一番对方。
石头挥着手又喊了遍:“英子,我带你出国读书去怎么样?”
恰巧宝珠才推开门,没听清他说的话,忽觉对方虎头虎脑的,甚是滑稽,于是两眼弯弯,忍不住笑出了声。
嫣然一笑犹如染指红尘的桃花,花容几许,春意渐浓。
机器轰隆隆的,耳膜都快震破了,哪能听得清呀?真是个铁憨憨。
宝珠钻回了驾驶室,将钥匙向左拧到底,关闭了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