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尘尊者百忙之中还能把她拉去洞府单独教导运用灵力。
“你一直跟随我,我使用过许多法术,你可有发现其中的规律?”明尘虽然没什么弟子,但教导人却很有一套,从提问开始,和颜悦色地站在河边,甚至把蒙眼的布条解下来拴在河边任由水流冲刷,看起来格外随意。
程锦朝得了一身白色的外衫作为奖赏,但她仍然习惯方便行走的弟子服,布料因时间久有些泛白,却很洁净,身上的衣裳都很平整,腰间是惯用的长剑和玉符,耳垂上缒着红色的耳坠,领口挂着两串交叠的加持灵力的珠串,长发利落地扎起,插着一根木簪,用一身英气的打扮遮掩愈发容易显露出的媚态,眼神微动,思索片刻,答道:
“阿阮所用的法术都有一个共性,无论是强是弱,都无外乎风霜雪雨,电闪雷鸣之类。所以,形式上应该有关天象。功用上,常常是这些法术作为辅助,对于较有修为的人,必要的决胜手段是手中的剑,但是偶尔雷霆降下,也会引发山火或是直接格杀修为低微的小妖。你使用灵力时,多数是抬手即可,偶尔会掐诀,但也有原地不动即可有风吹过的时候,所以我猜,法术的释放是与修为和法术的难易程度有关。”
她回答过,看看明尘神色,又补充道:“有些书上会将法术写作术法,意思是,将灵力通过一定技巧,外化为某种奇妙形式,有的人可以仅通过法术而攻击对手,并不需要刀剑等武器。而阿阮你使用剑,所以将法术作为辅助,但若是必要,你也可以直接用法术。”
“没有了?”明尘问道。
“暂且是这些。”
“观察得很好,是这样。但使用剑,将法术作为补充的原因,你可知道么?”
既然这样问,那原因并不是因为剑是明尘的惯用攻击方式了。
“不知道。”
“那我便从头开始说。”
“法术,本质是循环的一种,你可以理解为,较为剧烈的吐息。修道者灵气循环,从内府的灵力,到体外的灵力,变成空中的灵气,到万物的灵气,再到内府的灵力——这是一个循环。这样的循环必定是建立在天道之上的,所以你所见到的法术都与天象有关。不同的循环方式也造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人能一并掌握,有人专擅一道,譬如执教长老擅用冰雪,我什么都会一点但是我还是用剑——都是不同的选择。”
程锦朝颔首,内府中金色灵力似乎也在认真聆听,隐隐又压了血色灵力一头。
“灵力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从内府中驱使出来,再到体外,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加以改变,最后再以最稳妥的方式回到体内,这三种选择,就使得修真者选择的功法千变万化。即便不用法术,譬如扶土,以浑身的力量和武器做攻击手段,学的也是强化身体和使用斧头锤头的功法,本质上就是最快的速度把灵力掏出来,放在武器上攻击,再收回,对他最合适,所以他这样选择。”
明尘一解释,许多似懂非懂,看书看得有些头昏脑涨的东西便极为简单地显明了,程锦朝道:“所以你选择以剑为主,法术为辅,是因为这样是最适合的。那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功法呢?”
“爱好与练习。爱好注定了偏向,一个喜欢拳拳到肉的战士必定不擅长在远处释放大范围的雷暴。一个人若毫无爱好但是时刻练习操控风暴必定比她不练习的剑术更为擅长——”
“我是习惯用剑,想来似乎更适合在此道修行?”
“我说过,三种选择,选择剑,是体外的灵力改变方式,而如何将灵力从内府中拿出呢?你虽然本能地会,但效率并不高,因此需要相应功法。还有,将灵力收回的方式也不同。”
明尘忽然扬起手中的竹杖,略微一抖,化作漆黑的长剑。程锦朝定定看着,这才意识到这黑色长剑上竟然有极其细微的灵力在流动,仿佛是剔透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在几乎看不到的地方流动在剑上。
而剑刃再转,又变成了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竹杖。
“我将剑当做我的一部分,因此,我以它为载体,持剑时也在吐纳循环,收回我释放的灵力,这样尽可能地减少我的灵力消耗。”
程锦朝便回想了一下众人的灵力回收方式,苦思冥想片刻,明尘道:“发现众人都不同了,对吗?我给你挑了两部功法,你就在我面前背诵修炼,我要查验你的灵力流动方式,这样,当你再次尝试将灵力附着到剑上时,会发现一切都变得不同。而关于剑的功法,等你长出第五条尾巴时,我会再教你。”
在日复一日地修炼后,程锦朝算是基本学会了法术的基本运行方式,又在明尘的建议下学了一些辅助的法术。譬如明尘时常用到的雷电,便是借飞行中靠近云层,雷电牵引加快赶路速度,还有微风,她还学得不是很好,权当是夏日吹风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