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元春的情绪不对劲,王晴也不会劝她委曲求全,眼下她跟司徒恒都已经够委屈的了。
王晴说道:“没关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当我下江南单单是为了玩耍吗?我去江南,最重要的便是收集海图。
我从好些出过海的老人口中得知,那茜香国以西的地方,还有不少国家呢。
那里地广人稀,物产还格外丰富,只是毒虫毒障多了些。若是没有准备就随意进入,容易叫人送命。”
“反正恒儿还小,等再过个十来年。若是陛下真忌惮他,忌惮我们荣国府跟王家,那时候我便是不在了,也能给恒儿留一幅海图,叫他自由自在地去外头生活去,绝不让你们母子陷死在这泥潭里!”
王晴这话说得,着实不像样儿,至少躲在外头偷听的平熙帝就不敢在此时冒头,他把自己搞的进退不得,还要担一个昏聩的罪名,真是有火都没处发泄。
大太监李茂却觉得王晴很会说话,他跟在这位主子身边也有不短的时间了。
对于这位的疑心也很是焦心,有些事情,决不能像眼前这样做的,那就不是一个明君该有的做派!
平熙帝可不知道身边的大太监在忧心他的作为和心性,眼下他生气过了,又觉得里头的元春和王晴给了他一个没脸,让他眼下尴尬得很,心里还是不痛快。
王晴也知道事情该到此为止,便扶着元春往茶水间走,“咱们去看看今儿中午能得什么汤吧,有些事情越想越亏,没得坏了好胃口,伤了自己的身体。”
听着里头的人离开去了别处,平熙帝这才走了进去,只见屋里只有两个透明的玻璃杯,里头的茶水没什么颜色,闻着倒是有一点甜味。
抱琴赶紧过来见礼,并顺手收拾了杯盏,重新给平熙帝上了一杯他喜欢的雀舌。
长春宫的茶水房着实不错。除了日常煲汤,泡茶的手艺也比别处更好,御前茶水房便有两个宫女是从长春宫出去的。所以长春宫这茶水房啊,也是人人都想来的地方。
第115章 幺幺五
王晴着实有些后悔进宫来陪产了,这宫里日常饮食可真不是她能适应的啊!
一道芹菜玉兰片,这本来就是一道极为清淡的素菜,可厨房里竟然真的只放了油跟盐来调味。若是换了她来,少不得要加一点高汤进去来添一点荤肉味道。
那道白切鸡也是,本身这鸡就是水煮出来的,蘸料还只有酱油跟香油。
虽然鸡肉的火候控制十分精妙,但这过于清淡的口味还真是让王晴一点食欲都提不起来。
平熙帝跟元春都面无表情地吃着饭菜,这宫里的菜式从太祖皇帝那时候起就没有变过了,中间也不是没有皇帝想要改一改,只是御膳房跟御史台的骨头都硬,只要有人说改,他们就能把人给批得跟亡国昏君一个样儿。
如此,谁还能为着一点口腹之欲就跟全部朝臣干起来呢,只能放纵他们了。
可平熙帝着实忍不了,这人啊,若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自然也就还能忍受一下,可平熙帝跟前头两位帝王都不一样,他是出宫建府过的,知道外头的饮食有多好。
于是进宫来之后,就格外不能忍受宫里的饮食了,甚至私底下他还把御膳房评为做猪食的地方。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无解,比如元春这个特殊的茶水房,她平日里还能给自己煲个粥煲个汤什么的,平熙帝跟皇后也能分一点,尝个味儿。
所以真要说起来,皇后跟平熙帝都比元春更加期盼王晴的到来。
因为荣国府的饮食可从来都在京城里头独树一帜。尤其是王晴顶起来之后,去过荣国府宴会的人,就没有一个不盛赞他们府上饮食的!
当然,御史台多次参揍荣国府的奢靡。可人家也拿得出来证据,只是看着奢靡些而已。
贾政跟贾琏都知道,为着家里的几张嘴,可是养活了外头不少人口呢!
这俗话说得好,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反过来也是一样,正因为有需求了。
所以才会诞生新的谋生手段,让人能找到新的来钱路子,好养活一大家子人口。
所以哪怕御史台多次参奏,荣国府依旧我行我素,外头的平民百姓反而对荣国府的饮食更加向往,连带着荣国府出去的几位姑娘都十分受欢迎。
就像是迎春夫家,本来张老夫人就不太喜欢这勋贵出身的儿媳。要不是为了皇后的将来着想,她也不会同意跟荣国府联姻。可自从迎春进门之后,给她送了那么几道菜,她又觉得果然迎春是公府大家出身,这一应饮食都讲究极了。
再后来荣国府的饮食受到外界追捧的时候,迎春夫婿回来说起同僚天天盼着他们家做席,张老夫人就更加喜欢迎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