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太医,上岗演戏(103)

作者:绝世小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在古代,天花高发于春冬二季,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整座城都玩完儿!

陆院判眼睛一亮,抚着胡须赞许点头。

白子道‘嘶’了一声:“不愧是苏小太医,心真黑。”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苏小太医心黑不黑不知道。

不过鬼点子多是毋庸置疑的。

在策划完如何坑来更多的战略设备之后, 第二步则是防疫。

苏长音唤来药童,吩咐他跑一趟京兆尹,让那边取来酒液和布匹备用。

酒精是个好东西, 能用来退烧也能用来消毒,大梁人常喝的烈烧酒中乙醇含量就达到了20%,用来擦拭身体帮助退烧再好不过,至于杀毒则需要更高含量的酒液, 这也不难办到, 只需制酒过程改变一下程序即可。

流民们居住的帐子和衣物不多, 天寒地冻洗不了,消毒总是要的。

至于布匹则裁成大小二十寸左右的方布, 佐以长绳, 制作成简易版的口罩, 每日以醋烧煮晾干后让大家戴在脸上, 以防口鼻呼吸道感染。

诸人对名叫‘口罩’的小玩意儿感觉十分新奇, 戴着脸上忍不住摸摸这里碰碰那里。

倒是陆院判接受良好,感慨道:“《神农本草经疏》中有曰‘凡邪恶气之中人, 必从口鼻而入, 口鼻为阳明之窍, 阳明虚则恶气易入’,时人常论治疾, 却忘了遮掩口鼻亦是有效之举。”

说这话时,他脸上戴着一个靛蓝色的花布口罩,仙风道骨中透着几分诡异。

于是,戴口罩成了每个人的必备功课, 偶尔有几个刺头的阳奉阴违, 药童们见状上前努力沟通, 还被当做好欺负地骂了回来。

苏长音见状,也不多说,直接去城底下找来守兵将这群人打发出去,守兵各个人高马大身配腰刀,那些刺头硬刚不过,被抓出去在寒风中吹得直哆嗦,痛哭流涕保证自己再也不敢了。

苏长音摆出一张冷脸,居高临下:“吾等奉皇命在此行医布善,若是哪位胆敢不遵医嘱,则是抗旨不遵,一律扭送衙内按律论处!”

这才施恩般让人重新回来。

宋清旁观全程,夸张地“哇”了一声:“看不出来,我们苏小太医竟然如此凶残,以前竟半点看不出来!”

苏长音转身朝他翻了个白眼:“换以前你凶一个给我看看!”

之前在宫中面对的都是贵人,叶琅又是个极讨人喜欢的性子,他想凶也凶不起来。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面对大群体,大夫就是主心骨,不做一根定海神针,怎么镇得住场面?

阻断传播链,下一步是细细研究病症,辨明伤寒疫病等。

听起来差不多是不是?但从中医的角度讲有很大区别。

伤寒是触冒了冬时的严寒而生病,不传与人;温病是人体内有伏邪,外遇新感,内外合邪而发为病,分温热与温湿,传于人;疫病则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异气(细菌病毒)所致,分瘟疫寒疫时疫等,传于人……以及其他病症归类若干。

只有细细辩证,对症下药才能彻底病除。

这些流民很快就认识了这个年轻小太医,瞧着俊秀含笑跟一尊小玉人儿似的,干起活儿来却半点不含糊,手腕如雷霆果决,一开始还有些心中发憷,不过没多久众人对他的印象改观了。

苏小太医虽然凶,但只是针对个别不听话的,对其他人还是很不错,常常嘘寒问暖,相比高不可攀坐在帐内公事公办的其他太医,多了几分亲切。

最重要的是他的医术出众,病患给他看病,第一帖下去不说药到病除,效果确实十分明显。

很快众人就对他心服口服。

有些没急病但平日里有疑难杂症的,也都大着胆子上去求诊。

——这可是御医呐!和那些庸医可不一样,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白子道有一次路过,听到苏长音和一个女子正儿八经讲‘月事前当归头,月事后当归尾’,嘴里的热茶差点喷了出来,咂舌道:“我滴个乖乖,看不出来,贤弟竟是妇医圣手!”

“不止妇科,男科我也略通一二。”苏长音送走羞得掩面逃走的姑娘,面无表情地摸出针包,“久闻白兄三年未有所出,想来必有隐疾,就让愚弟为你扎上几针,保证明年抱俩儿!”

白子道:“!!!”

下意识夹紧双腿,蛋蛋一紧。

苏小太医,凶残如斯!

溜了溜了!

*

陆院判就将改善环境的要求上报,果不其然,一旦扯到天花,内务府和户部的效率极快,第二天就火速把所需物资置办下来。

苏长音正在病危区给患者复诊,只听外头轰隆隆的声响,撩开帘子看出去,几大车东西从城门内运出来,摆满左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