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佑笑容灿烂,挥挥手,云淡风轻说道:“不多,不多,随你们的心意罢了。十两百两不算少,千两万两也不多。”
十两百两对两人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至于千两万两,两人一齐忽略了。
齐佑慢吞吞说道:“这个学堂呢,只汗阿玛除外,其余之人一概不讲究尊卑。读书育人的地方,当以学识为重。谁银子出得多,谁的名字就在前面,第一行。也不是要一次马上拿出来,学堂需要长期的投入,可以先出个数,以后每年逐步添补进去就行。”
一次性拿出大笔银子来,就算他们拿得出,定也不会拿出来,康熙还看着呢。
齐佑早就替他们想好了,先出一个金额,拔得头筹,占取第一行第一个名字,以后再分期付款。
至于以后追缴欠银,齐佑也不怕他们拖欠不给。
有康熙在,讨债这个任务,齐佑当仁不让安排给了康熙,他这个名誉山长,肯定要做些实际工作。
太子与大阿哥听到不用马上拿出大笔银子,心里立刻松了口气,都在打着小九九,算着要出多少钱。
既不能当冤大头,又不能被对方比了下去。
齐佑见基本上搞定了两人,那点儿他们来造成麻烦的烦恼顿时没了踪影,满意地微笑起来,热情招呼他们道:“太子哥哥,大哥,你们吃过杀猪汤没有?”
两人都摇头,齐佑笑嘻嘻说道:“那你们出一点点银子,每人买头猪,给你们做杀猪汤吃。做血肠,酸菜白肉,保管你们吃上一次,一辈子都忘不了!”
大阿哥怪叫起来,“老七,为什么要我们出银子去买猪?你个小气鬼!”
齐佑一脸的理所当然,笑道:“你们是哥哥啊!当然是哥哥出钱。”
大阿哥道:“好吧,我且不与你计较,只是,若是不好吃,不好玩,看我不修理你。”
兄弟三人笑闹着回到庄子,太子与大阿哥分别拿出银子来,去买了两头肥猪回来宰杀。
齐佑所言不虚,他们吃了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美味无比的杀猪汤。
而紫禁城乾清宫,康熙连着打了几个喷嚏,拿起黄历一看,顿时脸色一黑。
这几个小混账,赖在顺义都不回宫,感情全都变得成日不着家了!
这时梁九功走进屋,神色颇为复杂,躬身禀报道:“皇上,太子与大阿哥,七阿哥回宫了。”
康熙心头的气稍微顺了些,说道:“倒知道回来,叫他们进来吧!”
梁九功没动,挤出一丝笑,说道:“太子与大阿哥,还有七阿哥三人,抬了半扇猪肉,如今在门外候着,可要奴才将他们叫进屋?”
康熙瞬时张大了眼睛,失声问道:“什么?他们抬着半扇猪来了?!”
第四十二章
猪肉用牛皮纸包裹了起来, 太子与大阿哥分别在前后抬,齐佑在中间托着,三人吭哧吭哧走进御书房,康熙整个人呆住了。
御书房里进了猪!
康熙看眼笑得一脸傻的三个儿子, 看一眼猪肉。再看眼笑得一连傻的三个儿子, 再看一眼猪肉。
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 康熙抬手抹了把脸, 实在是不知道什么用什么心情来面对。
最后,康熙哭笑不得瞪了眼齐佑, 肯定是他的主意!
齐佑迎着康熙的视线, 冲着他笑得一脸灿烂。
他送了两个儿子来顺义,自己送回了兄弟友恭。回到紫禁城,他们再打来打去,就怪不得自己了。
康熙面对着齐佑的笑脸,不禁跟着笑了起来, 对梁九功说道:“快去给他们搭把手, 放到旁边去。就那边的空条案上,别弄得到处都是油, 血!”
梁九功忙上前,帮着放好猪肉, 三人上前请安。
康熙没好气说道:“起吧,谁来说说看,怎么扛着这么个东西回京?”
太子忙答道:“回汗阿玛, 我们三人在顺义吃了杀猪菜,实在是太过美味可口, 便念着了宫里的汗阿玛, 其他长辈兄弟们。眼见冬至到了, 用这些猪肉做成杀猪菜,一起坐着热热闹闹吃一顿,那该多好啊!”
大阿哥跟着说道:“猪是我们几人一起出的银子所买,我们吃了一半,这一半舍不得吃,便抬了回来。老七说,宫里不缺猪肉,可这是顺义的猪肉,一定要带回来孝顺汗阿玛。”
齐佑绝不与他们抢功劳,只管着低调说道:“太子哥哥与大哥说得是。”
康熙又生气又窝心,起身走到案几边,小心解开牛皮纸一角,看着新鲜的猪肉,想到屋子里暖和,忙吩咐梁九功道:“赶紧抬到御膳房去,晚上做了出来.....你们在顺义如何吃的杀猪菜?”
大阿哥抢先说道:“就血肠.....血肠没了,就肝腰合炒.....卤肥肠,猪头.....”这些都没有,他一时说不下去了,瞠目结舌站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