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卷王(164)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福全一口答应了下来,说道:“好,我都听你的。就算是我没眼光,看不出来他们的长处,先生总看得出来。我去让先生挑,将他们分开,让他们去学自己擅长的本事。”

齐佑勉强放下了心,细心叮嘱道:“有劳二伯父了。不过二伯父,还得多辛苦你一下,真遇到有这种学生,你亲自与他们谈谈,说清楚情况。让他们自己选择,不能逼迫。”

福全有点不乐意了,咕哝道:“都是为了他们好,若他们还要推三阻四,也忒不识好歹了!”

最怕就是将自认为的好,一股脑塞给他们。学习是一件快乐又辛苦的事情,若是打心底抵触,肯定学不好。

齐佑叹了口气,笑道:“二伯父,让您写文章,也是为了您好,你愿不愿意啊?”

福全最不喜欢写文章,当即就笑了起来,说道:“我明白了,就你爱操心。对了,你什么时候离开?”

齐佑看了下天色,已经半晌午了,说道:“学堂这边的事情就劳烦二伯父了,我这就走。”

福全瞪大了眼,说道:“你昨晚到得晚,早上又起得早。晚上几乎没睡觉,再怎么着,也得歇一晚再走啊!”

齐佑笑道:“无妨,我等下坐马车,在马车里可以睡,那边的事情还多得很呢。”

五常地区隶属宁古塔管辖,后来成立了黑龙江军府,就归为了黑龙江府。

当年为了抗击罗刹国,曾在这里设有粮食官仓拉林仓,如今大家都习惯称呼这片地区为拉林仓。

镇守这片地区的兵与普通八旗兵不同,他们被称为披甲人,身份地位低于八旗兵,只比奴才好一点。

这群人几乎没怎么驯化,战斗力彪悍,世代居住边疆,替大清守卫疆土。

大清对待这群披甲人,因为他们的特殊之处,待遇比县官还要好。

除了给银子粮食之外,当地地广人稀,只要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归他们所有,赋税全免。

披甲人随便开垦土地,他们耕种不过来,被发配宁古塔的罪犯,就成了他们的奴隶,叫做披甲为奴。

修屋垦荒种地等等事情,对林大牛他们来说已经做熟,肯定没有问题。

如今的黑龙江将军为萨布素,与罗刹国的雅萨克之战,由他与彭春一起指挥攻打。

此人刚直不阿,治军严明,齐佑曾在前去尼布楚时,与他碰过面,勉强算脸熟,并无交流。

如今拉平仓空着,齐佑要借仓库保存拉来的粮食。披甲人有开垦种地的经验,齐佑希望能让林大牛跟他们学习,少走一些弯路。

加上喀尔喀的百姓迁过来,安置在何处,摁住他们不闹事,与披甲人还有犯人起冲突,跟萨布素打交道,全都要都需要齐佑出面才行。

福全没再拦着,赶紧吩咐随从去给齐佑拿了在路上用的点心,说道:“这边的事情你放心,我真拿不定主意的话,会给你来信的。我知道你忙,就不多留你了,走,我送你一程。”

齐佑笑着道了谢,福全将他送上了官道,看着远去的车马,天地间的春意,心里说不出的佩服。

天气晴好,杏花谢了,桃花正盛,草木翠绿葳蕤,欣欣向荣又生机勃勃。

一切都因得齐佑,将死气沉沉的将顺义大变模样。

齐佑紧赶慢赶,在七八天后就追上了大部队,与他们一起赶往北边。

萨布素得了消息,带着儿子常德从驻地迎出上百里。

待到齐佑一行到来,萨布素飞身下马,笑着上前请安:“又能见到七爷了,奴才得了消息,真是喜得好几天都没睡着!”

齐佑笑着回了礼,暗自打量着父子俩。萨布素红光满面,声若洪钟,说气话来中气十足。常德长得与他有几分相似,面相憨厚,举手投足之间却要斯文得多。

流放到宁古塔的读书人以及一些手艺人,萨布素比较有眼光,将他们留了下来。

会读书的当先生,会打铁的前去打铁,会修屋的去修屋,一点都没浪费他们的本事。

像是以前流放宁古塔有名的文人吴兆骞,就曾经是常德的先生。

萨布素很是开明,吴兆骞甚至还在这里成立了诗社,落得了个“边塞诗人”的称号。

齐佑仅凭这一点,对萨布素的观感还不错,笑着上前还礼,说道:“将军不是我的奴才,以你我相称就好。将军迎出这么远,实在是太好了,我还有很多事要麻烦将军呢。"

萨布素愣了下,又哈哈笑起来,竖起大拇指说道:“当时与噶尔丹那一战,我未能参加,真是遗憾得紧。还有啊,与罗刹国的那份条约,真是解气!那群狗东西,整日耀武扬威,早就该收拾他们了!”

赞完之后,萨布素话锋生硬转了个圈,开始接话说正事:“不麻烦不麻烦,七爷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