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公大人真的要袖手旁观吗?”
“不然呢?”江潋挑眉,当真袖手而去。
宋悯咬牙看着他从容离去的背影,一时不能分辩他到底是真不在乎,还是假不在乎。
今日之前,他还十分相信自己的观察,认为江潋对杜若宁是不一样的,可是眼下,他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不想让江潋觊觎阿宁,一方面又希望江潋确实对阿宁有想法。
江潋那种人,如果他真的有想法,一定会想方设法地破坏这门亲事。
可是……
可是他却那样事不关己地走了。
宋悯站在宫道上,长久地注视着江潋的背影,直到那一袭绯红转个弯再也看不见,才失魂落魄地回了文华殿起草诏书。
他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不仅文章做得好,更写得一手好字,嘉和帝最喜欢让他写圣旨。
十年来,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写过多少份圣旨,却从来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刀子划在他心尖上,让他痛不欲生。
他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将那只笔握紧拿稳,才能让每一个字看起来苍劲有力,挥洒飘逸。
没关系。
没关系。
他每写一个字,都在心里对自己说,只是赐婚而已,又不是马上完婚,他总能想到办法,让这个婚完不成的。
圣旨拟好,内阁众人对首辅大人的文采和书法赞不绝口。
越是这样,越让宋悯心如刀割,此时此刻的他,无心享受这样的夸赞,带着圣旨去给嘉和帝过目。
嘉和帝确认之后,便交给江潋前往国公府传旨,临行又殷殷嘱托:
“到了地方,要留心观察国公府众人的反应,尤其是杜关山,哪怕他死都不肯下床,你也一定要想办法将他激下来,一旦他下了床,朕就可以以欺君之罪将他下狱,此事事关重大,朕能不能得偿所愿,全靠厂臣了。”
嘉和帝很少如此正式地称呼江潋,可见这次想让杜关山死的愿望有多强烈。
江潋一一应下他的叮嘱,领了圣旨,带着望春和几个小太监前往定国公府。
【作者有话说】
新的一个月开始了,感谢你们还在陪着我,最近几天需要处理一些私事,更新的量可能会少一些,忙过这几天再给大家加更,督公大人和若宁小姐的感情马上要上一个新台阶了,敬请期待哦!
.
第143章 亲上加亲喜上加喜
这一天发生了太多精彩又不可思议的事,民众们意犹未尽,在街头巷尾争相谈论,兴致勃勃不肯离去。
他们本来只想去北城门迎一迎凯旋的将士,没想到在那里不仅看到督公大人和若宁小姐同骑一匹马,还看到首辅大人吐血昏迷,与皇上共乘銮驾,随后宫里又传出远公公被害,皇上心痛昏厥的消息。
热闹成这样还不算完,很快又有消息说督公大人带着圣旨去了定国公府,不知是要封赏定国公,还是杜小将军。
也可能是两个都有封赏,毕竟父子二人都很英勇,定国公甚至还遇刺负伤命悬一线,皇上于情于理都应该加倍地赏赐人家。
可是,定国公的爵位和官职已经是一个武将所能得到的最高尊荣,不知皇上还能再赏他些什么。
不少人对此感到非常好奇,纷纷涌向定国公府所在的街巷,想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情报,好做为向街坊四邻吹嘘的资本。
因为这次的圣旨是为了打杜关山一个措手不及,嘉和帝特地嘱咐不许提前通知他们,因此,当江潋一行到达定国公府时,门前除了两个守卫,别的什么动静都没有,更没有人出来迎接。
得知江潋是来传旨,两个守卫吃了一惊,说事先并未接到通知,请督公大人在此稍等,容他们先去禀告夫人。
接圣旨要召集全家跪迎,还要摆香案,换正装,最少要有两盏茶的时间准备。
然而江潋却摆手制止:“此次传诏事情紧急,皇上特许不用遵守繁文缛节,请府中人等来门前听旨即可。”
门前听旨?
两个守卫对视一眼,皆是一头雾水。
定国公府又不是头一回接到圣旨,可从来没见过哪位来传旨的公公要在门前宜旨的,不知这位江督公又在搞什么名堂。
当下不敢怠慢,其中一人忙忙地进去通传。
少顷,云氏带着四个儿女匆匆赶来,因时间紧迫,身上都穿着普通居家的衣裳,也没来得及通知大房二房的人,杜老夫人年纪大了行动缓慢,更是赶不及过来。
“督公大人,您既是来传旨,为何又不肯进府?”云氏上前见礼问道,“我们这样不摆香案不更衣的,岂非对圣上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