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本就受人追捧,
出身寒苦的才子更受人尊崇,
而一个出身寒苦又姿容出众的谦彬才子,就让人偏爱得理所当然了。
时下,虽然没有禁止商人科考的明文规定,但大多的文人仕族,都不会直接抛头露面去掌管经营生意店铺的,特别是朝中大臣,为免落人把柄,更是恨不得把自己的三族五服都与跟商人撇得干干净净。
可事实上,越是身居高位的世家权贵、皇亲国戚,越是离不开生意上的银钱。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就不说了,放眼整个京城,哪一个花楼赌庄的背后,没有‘大神’罩着?就算是街边的一个包子铺,在开门做生意前,也是拜过了‘山头’的。
所以,当木白斋的杨掌柜说书铺是他租的,谢爷只是房屋的主人,并不是书铺的东家,旁人也懒得去细究。
不过,慕名而来,登门拜访的学子络绎不绝,倒是让木白斋的生意狠狠地红火了一把,临时又请了两个小伙计做帮手。
阿媮此时才明白,谢爷先前说的‘以后家里来访的客人会渐多’是什么意思了,怪不得他考完回来那天,喜悦之情都溢于言表了呢,敢情人家一考就是个案首哪!
这几天,她这个管事大丫环单单收拜贴和贺礼就收得手软。
卫青在放榜的次日就回来了,十六岁的少年,长得斯斯文文的,脸上带着与他年龄不符的沉静与老练,与阿媮初次见面,就作揖见礼:
“卫青见过姑娘,爷派小的回来传话,爷今明两天在外有应酬,都不回来了,请姑娘不用等。”
往常若没特别的事,阿媮都是等谢爷回来才用膳和安歇的,她牢记管事大丫环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打理妥当爷的起居饮食。
李婶有跟她说过,卫青是最早跟在爷身边做事的人,不单是随从,也常代表爷在外面与店铺的掌柜接触,以往若是爷不在,内外有什么事,都是由他决断的。
换句话说,这就是爷的心腹了。
虽然谢爷教她如何在下人面前立威时,首先一条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露怯,要学会‘摆谱’,但阿媮觉得,爷的心腹肯定不能算是她的下人的,于是她亦欠身还礼道:
“好的,辛苦卫青哥告知,还特特跑了这一趟。”
这声哥可把卫青吓得忙作揖到底,“姑娘折煞小的了,姑娘直唤小的名字即可。”
阿媮是觉得他年长自己两岁,唤一声哥是以示尊重的,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大。心里不禁纳闷:
爷给她这个管事大丫环的脸面,会不会太高规格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阿媮:爷给奴婢这个管事大丫环的脸面,会不会太高规格了啊?
谢爷:不高不高,这是应份的。
庭院那棵正直的老柏树:装,继续装,老夫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第32章
乍然在文坛圈崭露头角,柏常自要建立起必要的人脉关系,顶着案首的光环,又做足了君子端方的谦逊模样,几场晏席下来,风评大好。
这个时候,许久未曾见面的丘航约他老地方一叙。
木白斋的珍藏阁里。
一个头束青巾,身着白衣长衫的男子正在神情闲逸地烹茶,他面容清润,整个人温和得如三月的春风,他举起茶盏笑说:
“老弟果然是人中龙凤,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愚兄特地不远千里前来煮茶相贺!”
任谁看,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儒雅书生都不像是江湖中人,更不会想到他竟是令黑白两道都想结交的明镜堂的副堂主。
柏常倒没有像在外人面前那样客气自谦,而是了然一笑,便端起茶盏与他隔空示意:“谢了。”
两人相识多年,私下里说话向来随意:
“老弟,愚兄知道你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安份书生,当今时局,你怎么看?”
“明面上是繁荣盛世,实则是外忧内患。”
“正是!如今北有越国虎视耽耽,南边的海寇愈发猖阙;圣上年事已高,而储君未定,若是真到了边疆失守,不得不战的那一天,大穆怕是要乱。”
不知为什么,柏常又想到了那个铁血皇子穆慎,一代战神,竟落得那样的悲惨下场,他敛神道:
“历朝历代,从来都不缺骁勇善战的热血男儿,如真到了那一天,只盼着朝中的君主文臣,无论如何算计,都不要算计到在保家卫国的将士头上。那些强兵武将,可以在沙场上马革裹尸,但不能因为朝堂上的阴谋诡计,让他们在前面抛头颅洒热血后,还要窝囊地被冤屈于内斗或枉送生命。”
跟那些夸夸其谈之辈的激扬澎湃不同,他说这话时声线低沉,语速缓慢,深不见底的眼眸里神色不明,却无端的,让听者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