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书跪在那里,苦口婆心的说道。
皇上一直醉心于长生之术,从来都是只发达命令,并没有过多的关心。
今日一听,心里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竟然已经挪用了这么多粮食。
一万担,已经不少了,可是能养活多少大军了。
皇上即便再混,但是对于这些大事上,还是能够理得清楚的。
大军是他们南岳朝的顶梁柱,如果军队没有了粮饷,那他的那些士兵怎么会有力气为他守卫江山?!
这些难民是他的子民,但是那些士兵也是。
看着下面一时都噤了声的文武百官,皇上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既然如此,施粥布善的事情就交给孟相吧?!”
第90章 筹粮
孟文彬实在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他最近一直都是很低调的。
“皇上,老臣……”
看着皇上的脸色,想好的理由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硬生生的改了口:
“老臣遵旨。”
“刘尚书,你配合孟爱卿,做一个明细,谁捐了多少,捐了什么都一一记录下来。”
皇上看向一旁的刘营,虽然没有明说出来要大家募捐,但是在场的到底都是为官的,哪一个不都精明的要死。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想出这么一个头。
如果第一个站出来,捐的少了,肯定会被说闲话的,但是捐的多了,估计也会被其他人给抱怨。
孟文彬咬了咬牙,既然皇上已经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那他就得开这个头,索性再次的站了出来:
皇上,微臣愿意拿出两万两,替皇上分忧。”
“哈哈,如此甚好,孟爱卿,你果真没有让朕失望。把这件事交给你,朕也放心了。”
“承蒙皇上的厚爱,老臣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期望。”
既然做都做了,就要开好这个头,那样才能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臣也愿意捐出一万两。”
“臣捐出五千两。”
随着孟文彬的开头,陆陆续续就有人站了出来。
只不过大家都没有孟相家底殷实,所以捐的东西都少了一些。
孟相听着大家报的数,心里暗暗咒骂了一声,比他家有钱的多了去了,一个个的,竟然比他还抠搜,最多的也只不过是一万五千两。
反悔是不可能的,孟文彬最后也只能认了亏,两万两就两万两吧,就当做是在皇上面前刷了好感。
文武百官一时间都在捐献钱物,而刘尚书在一旁听得仔细,也记得仔细,反正这些人已经在大殿上说过了。到时候,如果有谁不捐,那他就直接找上门去。
如今国库空虚,就是粮仓,也存粮不多,他可得趁此机会,好好的尽一下自己的职责,最好是能够有些许多余,充入国库。
早朝散后,大家都围着孟文彬说了起来,尤其是经常与孟文彬不太对付的任宏秋。
“孟文彬,好歹你家大业大,捐了区区两万两,你都不觉得丢人吗?”
“任宏秋,你也别说我,咱俩彼此彼此,搞的你捐了很多一样,你还没有我捐的多呢。”
对于任宏秋,孟文彬也是相看不对眼。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尚书,每月的月例也就那么多,哪像孟相,学生遍天下。就是逢年过节收礼,就能拿出几十万两,我可和你比不了。”
任宏秋直接怼了回去,也不管是否有旁人。
他能有底气与孟文彬干起来,也还是因为他的女儿任碧涵是六公主的母妃。
那时候,任碧涵和皇后孟婉玉俩人在宫内斗的如火如荼。
要不是后来因为女儿生了六公主馨儿,而皇后却生了太子,只怕现在坐上皇后之位的,就是他的女儿了。
这些年,虽然馨儿是六公主,但是皇上依然宠爱她,也算是让自己的女儿在后宫活的没有那么艰难。
“任宏秋,你可千万不要在这血口喷人。”
孟文彬被气的脸色黑了黑,虽然事实是这样,但是也不能让你在这大大咧咧的给我说出来吧?!
这要是落到有心人耳朵里,可不得给他戴一顶高帽子?!
“任大人,娘娘请你过去一趟。”
任宏秋刚想再说些什么,任碧涵身边的嬷嬷就走了过来。
任宏秋甩了甩袖子,就跟着离开了。
自家女儿的脾性,他还是知道一些的,没有极其重要的事情,是很少主动找他的。
“父亲……”
“老臣参见贵妃娘娘。”
“父亲,咱们之间,还需这些虚礼作甚?”
“礼不可废。”
任宏秋被任碧涵轻抚起来,就恢复了以往的严肃:
“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父亲,女儿就是听说皇上让为灾民捐献东西,所以就想着尽自己一些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