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飞了整个娱乐圈(107)

就这种拉垮还到处泼脏水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很难让人有好的观感。

胡宁两手交握,轻轻的抚。这算是她耐心即将告罄的先兆动作,她想,要不下次再来吧。

反正,今天也算刷个脸熟了。

主要是她这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

总归年纪大了,经历得事情多了就多少有了点气性。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么沉得住气的八面玲珑,胡宁那九曲十八弯的肠子也开始慢慢的变直。

但也知道直来直去的说话不太好,所以有效避走成为了她的保命符。

结果,还没等她主动告退,就听见了乔二小姐的直话直说。

乔枝对俞峰说:“我觉得你唱跳挺好的。”

言下之意,就是演技实在不行。

应承了乔满,却拒绝了俞峰。连场面话都不带说一个,是一位挺有自己想法也不太在乎别人眼光的大小姐。

但偏偏态度有极其的好,让人感觉除了说话有些直,似乎也挑不出太大的错处。

乔枝其实大约也知道大家频频路过自己工作室上来坐坐的真正原因,乔满、俞峰开口之后,乔枝也坦率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投资的项目都比较小众。”

眼见众位点头,乔枝继续道:“因为眼见很多项目并非不好而被人忽视,所以才想要自己投资的。”

“但,”乔枝话锋一转道,“诸位都是不缺人脉资源的,甚至只要带上诸位前辈的大名,项目便会不缺投资不缺市场,其实并不缺资源啊。”

的确不缺资源。

不止不缺资源,某些人比如胡宁,只要愿意,资源能够多到让她应接不暇。但到了她们如今这样的地位,商业的需要接触,口碑还得需要保持。也就是说,偶尔演一两部不怎么样的商业片可以,但怎么样也得保持两三年间有一部口碑作品。

光吃红利拿不出作品是会被这个喜新厌旧的市场忘记的,观众们有时候的记忆力出奇的好,有时候却善忘得很。

曾经爬到过金字塔的顶层,享受过万人追捧的风光,希望能长长久久的保持这份荣光是再自然不过的心理。

谁也不希望自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本即将吃尽,已经显露出颓势的前顶流俞峰就是这么个例子。

俞峰讪讪道:“那那,我能不能争取一个《声动我心》里的角色,我知道你们都是现写的剧本。”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俞峰很有些不大好意思,但岌岌可危的地位让他不得不放低身段,俞峰道:“你也说我唱跳挺好的,让我试试?”

乔枝撑着脸,望了俞峰半晌:“我这剧,投资的大头基本都砸在了音乐这块……”

虽然拍摄现场是真唱,但到底不能将拍摄时的唱的那些直接收音播放。为了最佳效果,宋谅用了最好的设备。乔枝以前没接触过音乐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那的确是花钱如流水。

以宋谅的行事风格,绝不可能将投资拿出一部分来分给明星做片酬。他要有这觉悟,《声动我心》也不至于全员都用小透明。

乔枝的意思是,《声动我心》不可能出得起与他市场行情匹配的片酬。

但俞峰道:“不拿片酬,行吗?”

第47章 二合一

早两年, 说起俞峰这个名字,那是当之无愧的顶流人物。

而今,再提前俞峰, 大多媒体会在顶流这两个字的前面再加个“前”。

很多名词,在加上个“前”字之后,意义就会相当的微妙,仿佛昨日黄花, 纪念的都是那些已经逝去的青春。

俞峰不想做怀缅怅惋的代名词。眼见流量渐低, 他和他的团队不得不低下头颅反思起过往, 也确实开始真诚的忏悔那些曾经到嘴却没有好好把握住的机会。

转型失败, 他和他的团队至少得背大部分的锅。

想要转型却没有精进业务水平, 太过在意外型人设, 又因为流量的红利始终踟蹰难前。

是他自己束缚住了自己。

眼见自己成了“前顶流”, 过气之时指日可待, 俞峰实在坐不住了。

经高人指点, 俞峰和经纪人聊了很久,一边沟通公司,一边自己做足了心理准备, 这才能在今天垂下高昂了已久的头颅,说出不拿片酬这种话。

市场上流通的货物,一向涨价难跌价易, 所以但凡身价上去了的,都不大愿意自降身价, 除非的确看到了大前景。

今天来找乔枝的人,多少做好了自降身价的准备。

俞峰也是听高人说了,乔枝这会儿今时不同往日,前来明理暗里相求的人多得不得了。

业务上打不过, 自降片酬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大的竞争力,除非他给出的条件能让乔枝眼前一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